豁免关税,是特朗普怂了?不,美国在酝酿大招
当地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了一则与豁免部分进口产品有关的操作细则公告,其中列举了包括电脑、智能手机、显示器等电子消费品以及半导体芯片产品在内的20类商品的“对等关税”。
该公告被不少网友解读为美国无法承受贸易战、率先对中国做出让步的标志。
中国商务部在北京时间4月13日对此进行了回应,认为这是美国修正“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并呼吁彻底取消“对等关税”,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世界各国发动的贸易战将逐步终结,或者说至少出现了非常积极的苗头?恐怕并非如此。
要理解这点先要搞清楚美国的这次豁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是意料之外。在阅读了特朗普签署的多份行政令后,我更倾向于前者。
在4月2日特朗普第一次宣布针对全球各国加征“对等关税”时,相关行政令里已有部分商品不在“对等关税”之列的内容。具体而言,如之前确定加征25%关税的钢铝产品,还包括半导体、药品等品类。
4月11日,美国海关列出的不加征“对等关税”的20类商品里,一大部分与半导体相关。
另外,美国只是豁免了这类商品的“对等关税”,对中国而言,就是刚开始的34%,后来加到了125%;特朗普在今年2月和3月针对中国加征的“芬太尼关税”不能豁免,一共是20%。
其他国家出口至美国市场的这类产品是可以全部豁免的,因为他们只有“对等关税”,未被加征芬太尼关税。
意料之外的部分在于扩大了豁免“对等关税”的商品范围。
前面说过,4月2日的行政令文件里把半导体相关商品排除在“对等关税”加征范围之外,但没有列出电脑、智能手机、路由器、显示器等电子消费品。海关4月11日的操作指导公告里却列了上去,就是原文里的前八类报关产品代码。
当然,芯片是这些电子消费品的重要零部件,从广义上来说算是此前就明确不在“对等关税”加征范围内的“半导体”大类。
因此,本次豁免并不能属于大幅度的政策调整,绝大部分结果是有迹可循的,应谨慎对待类似特朗普政府对贸易战态度已转变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当地时间4月1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卢特尼克表示,电子消费品和半导体的“对等关税”豁免只是暂时取消,之后会出台专门的“半导体关税”,大概在一、两个月内推出。
美国商务部长是在故弄玄虚吗?恐怕不是。
为了在特朗普承诺的4月2日官宣对世界各国的“对等关税”,美国是在赶时间,所以才会把准备制定但还没制定的半导体、药品、能源等特殊商品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列。
先把大方向上的政策提出来,之后再打补丁,推出特定商品的“对等关税”细则。由此可见,电脑、智能手机、芯片等获得豁免的商品只是暂时“安全”了,未来大概率将会有更为细致且针对性极强的关税新政出台。
与此同时,卢特尼克在电视节目上对另一个问题的答复让中国产业链更为不安。主持人向卢特尼克一再询问,难道中国产的手机和电脑的大额关税只是暂时取消,在一个多月后将以另一种形式再征收?卢特尼克表示肯定,并称美国不能依赖中国来提供所需的基本物资。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特朗普政府虽然暂时豁免了一部分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但并不表示美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蹲下可能是为了跳得更高,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误判特朗普政府妄图通过关税武器重构全球供应链的决心和手段。
未来,中美两国必将围绕关税问题展开艰苦卓绝的谈判,可能是官方层面,也可能以非官方形式,或者两种兼有之。我们愿意谈、不会关闭协商解决贸易问题的大门,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备足政策工具,做好打持久战 、打硬仗的准备。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