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注意:如何应对宝宝“二月闹”?请看中医妙招

奶爸聊育儿 2周前 (03-17) 阅读数 1 #育儿

“李阿姨,您家小宝宝最近也不大安分吧?”家住隔壁的王妈妈忍不住向我抱怨。

她家的小宝宝刚满两个月,最近夜里哭闹得厉害,搞得全家人都没法休息。

我笑着点头,“别提了,我家宝宝也是,每晚都得抱着才能睡,一放下就醒。”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宝宝在两个月大的时候都这么不安分呢?

什么是“二月闹”?

大家经常提到的“二月闹”,其实并不神秘。

多半是指新生儿的肠绞痛。

小婴儿肚子里的肠胃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很容易胀气。

有时候,无论你怎么安抚,小宝宝就是不舒服,哭得那个凄惨,真让人心疼。

之前,我家的小宝宝也遭受了这个“闹”,每天晚上都扭来扭去,脸憋得通红,还经常吐奶。

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肠胀气在作怪。

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看着自己的宝宝病恹恹的,也特别无助。

为什么会有“二月闹”?

其实,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经常会有各种小问题。

就拿我的宝宝来说,每次饿了、尿布湿了甚至是天气热了或者冷了,他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很多反应仍是一种生理需求,只是爸妈有时候没有及时察觉。

有一次过春节,我们全家聚集在一起,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

宝宝被很多的声音和新的环境吓得不安,晚上哭闹得更厉害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婴儿的情绪影响很大。

再加上,宝宝感知到家人情绪的变化,也会受到影响。

医生朋友告诉我,要宝宝的心情好,爸妈的情绪也得稳定。

如何应对“二月闹”?

我有朋友特别细心,她家的宝宝也经历过“二月闹”,但是她的方法特别有效,真心分享给大家。

确保宝宝不饿。

饿了的宝宝哭得凄惨可不是盖的。

因此,她会按需喂奶,不让宝宝等太久,否则饿急了吸入大量空气,也是导致肠胀气的原因之一。

每次喂完奶后,她都会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背,直到宝宝打嗝,这样可以排出宝宝吞下去的空气。

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大家一定要试试看。

另外,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饮食,避免吃容易引起宝宝胀气的食物,像是豆类、玉米、红薯等。

她自己每天吃得很清淡,尽量不给宝宝的胃肠增加负担。

除了这些,给宝宝做一些轻柔的按摩也非常有帮助。

我学了一些简单的排气操和“飞机抱”手法,这些动作可以增加宝宝的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气体。

每次给宝宝按摩,他都会舒服得眯起眼睛,挺可爱的。

中医如何对待“二月闹”?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中医,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效果特别好。

一般来说,采用穴位贴敷和小儿推拿,中医的传统手法既简单又有效。

穴位贴敷的方法很方便,贴上3-5天,就能明显缓解宝宝的不适。

医生把一些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中药,制作成外贴药贴。

这样不仅药效直达,还避免了宝宝吃药的难题。

小儿推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宝宝的脏腑功能,疏通经络。

对于肠胀气效果特别显著。

每次做完推拿,宝宝舒坦了,我这心里也高兴。

医生还教了我一些基本的推拿手法,像捏脊、揉腹等,都会定期给宝宝做一做。

确实,过了一段时间,宝宝的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了,自主排气也增多了,晚上睡得特别香。

“二月闹”需要注意些什么?

有朋友问我,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肠绞痛。

我一般会观察他的表现,如果宝宝突然哭闹抓狂,肢体卷曲、拳头紧握,且没有其他明显疾病,那多半就是肠绞痛了。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突发的哭闹如果每天都超过三小时,每周至少三天,最好还是带宝宝去看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尤其是宝宝精神倦怠、奶量减少甚至拒乳、呕吐或排血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其实,应对“二月闹”,更多的是要有耐心和细心。

虽然这段时间辛苦,但想想宝宝只是暂时的不适,相信很快就能熬过去。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呵护。

回到开头时王妈妈的烦恼,我哈哈大笑,一叶知秋,安慰她说:“坚持一下,这都是宝宝成长的过程,找到合适的方法,会慢慢好起来的。”她听了我的建议,对未来也渐渐充满了信心。

照顾宝宝是件辛苦但充满爱的任务,正如面对“二月闹”,我们需要更细心、更耐心。

每一次的细致呵护,都是我们对下一代的深情付出。

希望每一位新手爸妈都能找到适合自家宝宝的方法,让宝贝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最大的幸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奶爸聊育儿

奶爸聊育儿

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带你一起笑看育儿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