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耒阳“湘商归巢筑梦”的四重密码
在蔡伦故里耒阳,一场跨越千年的产业传承与创新之旅正精彩上演。当古老造纸术的智慧基因注入现代产业体系,这座千年古城以"文化共振、服务革新、生态重构、数字赋能"四重密码,奏响湘商归巢的澎湃乐章。截至2023年底,耒阳新增湘商回归企业27家,引进产业项目260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月是故乡明,商自故土兴"的文化磁场在耒阳持续释放能量。2025年新春座谈会期间,《返乡记》专栏以沉浸式报道呈现86位耒商的创业史诗,全网传播量突破500万次。从清明祭祖的宗祠恳谈到中秋返乡的"明月茶叙",市领导带队的"乡情专列"已开进378个村社,让文化认同转化为投资共识。深圳耒阳商会副会长陆卫黄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在东莞二十载商海沉浮,最终发现最能激发创造力的热土,是祠堂前那方浸润着蔡伦智慧的青石板。"
耒阳构建的"全球-乡镇-村社"三级服务体系,打造出湘商回归的"时空折叠"通道。13个海外联络站实现跨时区响应,30个乡镇服务站配备"AI政策导航",378个村级联络点推行"晨露代办"机制。美蓓达科技从租赁厂房到建成6万㎡智造基地的蜕变,正是"超时默认""容缺审批"等37项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项目审批提前60天完成,这样的'耒阳速度'让我们把总部迁回的决定更具战略价值。"企业创始人的感慨道出众多回归企业心声。
在耒阳经开区,"归雁矩阵"正重构产业生态。德霸照明联合8家返乡企业打造的"新生力"产业集群,通过共享研发中心、数字供应链平台,实现采购成本下降18%,交付效率提升40%。政府打造的"成本洼地2.0"计划成效显著:相比珠三角,企业综合成本降低35%,本地技能人才库扩容至5.2万人。随着先导集团、亚湘电子等链主企业落户,精密制造、光电信息等五大新兴产业链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形成每平方公里1.2家高新企业的"创新密度"。
耒阳软件开发创意园的崛起,标志着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这座湖南首个县级互联网IT产业园,以"数字新基建+产业孵化器"双轮驱动,十年内培育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数字产业集群。凝聚着创始人谷任峰从深圳到耒阳的创业传奇。作为湘商回归的标杆项目,该园区已成长为集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创新高地,累计孵化企业超10家,获评“国家军用装备征储单位”“省重大战略新兴项目”,成为耒阳从资源型城市向科技新城转型的核心引擎。
从"孔雀东南飞"到"群凤朝阳归",耒阳的四重密码破解了县域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当文化认同转化为投资自觉、制度创新重构要素引力、产业生态孕育协同进化、数字赋能激活创新基因,便形成了"乡愁+机遇"的强磁场。正如园区创业者所言:"在这里,蔡伦的创新血脉与数字时代的产业浪潮产生了量子纠缠。"千年造纸术发源地,正以湘商回归为支点,撬动一场静水深流的产业革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