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日子网上传的80后们的生存状态,有点让人绷不住了!

一坨杠精 1个月前 (02-27) 阅读数 1 #社会

我们继续讲故事吧,有个星球叫利维坦,上面有个国家叫瓦坎达,江湖绰号东大!

东大这几年的状态其实很魔幻,各个年龄段的都不好混。

60后退休了,但大多数人退休金其实不高,还要面临孩子啃老,因为经济周期下行拉了,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

70后也快要到退的年龄了,已经老了,很多人没赶上之前商业,D产,互联网的风口,现在也就是凑合着活着。

而80后和90后是社会中坚,但房D,车D,养孩子,养父母,自己的退休,医疗等都是问题,加上这几年的就业比较拉,各行各业都不行,也挣不到什么票子,冰火双煎的活着。

00后刚进入社会,不但赶上了上学时候的三年口罩,还赶上了魔幻的下行,无所适从,很多人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钱更挣不到。

10后还在学校里卷生卷死,从小九卷出天际,作业,辅导班,未来的考试,比拼。生活没放过80后。

前几天有条很爆的报道,“80后们的S亡率,已经突破5.2%”,“80后当中,每20个人已经有一位不在了”。

而且不止这个数据惊人,这个报道还打破了年龄规律,因为它说“80后”这个比例,比年长10岁的“70后”们还要高。

最后可幸的是,这个数据,被各大医学人士P谣其实不是真的,很可能是AI或者自M体们编出来噶流量的。因为例如“S亡率”不是这么算的,80后或70后到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并没有什么公开数据,这个传播的数据是不对的。

然而吊诡的是,这个数据很多人,包括但不限于80和90后们,并不觉得很假,觉得不是不可能。

这事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可以来做个简单的数据的统计归类,就以十年为间隔选择人员基数,每十年100人,从这里人出生开始,一直到各自的40岁为界,现在40岁的时候哪一代人最多?

排除医疗低下、战乱饥荒的时期,就以最近这大几十年看,相信“80后”排名至少位居前列吧。

然而,80后们的日子好有意思过,而90后们基本上也跟进了,尤其是95前,为什么呢?

按说到了现在,85的也就刚到40,而按说40岁年龄也并不大,目前虽然东大暮欢,但吃饱穿暖基本是没问题的,到了现在人均寿命也早就突破70岁了,如果许多人还看不到40岁的太阳,这玩意是跟寿终正寝毫不搭边的。

那么什么情况会到这这些玩意?

主要是恶疾、意外。

意外就不说了,例如交通事故,工作伤害等,这属于控制不了的,没有普遍性就不说了。

主要说的是这个恶疾。而其实要知道,没有一个病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大多都是慢性慢慢积攒转化而来的。

主要其实还是来源于压力过大,加上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身体出现各种慢性病和小问题,慢慢积攒成了大病。

就例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时间一长身体必然出问题。

80后和90后大都已经成家立业,作为家庭的支柱,承压很大,生活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一睁眼就要面对房D车D,老婆要吃饭,父母要养老,孩子要上学,家里柴米油盐蔬果肉蛋针头线脑水电暖气网,哪里都是开支,必须得努力拼搏才能坚持下去。

而这几年各行各业都拉,无论是上班族还是自己创业,乃至于去灵活就业,甚至上岸的那些人,收入都出现了不稳定,下滑,甚至很多人都是直接“毕业”了,压力就更大了。

加上现代人饮食又是高油高压高糖高热,加上吸烟喝酒,晚上熬夜娱乐放松一会,身体承压更大,时间一长,自然就要出现问题了。

所以可能这才是真相。那么我们把时间尺度拉长一些呢?就会发现出现这种问题,在魔幻时代里,也是必然。

例如80后和90后,从出生到20岁,有任何问题,都有父母家人亲朋老师什么的挡着,基本不用直面问题,让人焦虑的因素不明显。

20岁到30岁,开始独自对接社会,但总体上还是有进有退的,加上那时候是还是东大的黄金时代,高速发展,蒸蒸日上,一些问题也被掩盖了。

30岁到40岁了,必须负重对接生活,什么问题都来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家庭责任,不再有退路。于是意外早W、身体亚健康积攒到恶疾,这些相对客观分布的因素就增加啦。

影响早亡最大的因素是压力过大,尤其是一个人处于30-40岁之间时候的压力。

而现在看看,“80后”对应的这段时间,一般是从2012年前后,持续到现在,那么是什么给处于30-40岁年龄阶段的“80后”造成了压力过大?

主要是黄金时代过去了,十多年的魔幻,加上三年口罩暴击。

首先是升级上,房子和车子这种必需品的暴击。造成的冲击是全面的,但承受最重冲击的往往是30-40岁年龄阶段的人。

早期的“80后”或者赶上了时代风口,以及家里底子厚的相对还好,在暴涨初期搞定了房子,搭上了快车。晚一步或者曾经“迷之自信”一定靠自己努力来实现购房购车目标的,就尴尬了。

同样的房子,晚买二三年,差不多就得多付出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代价,这个代价对应的是,十年二十年劳动的付出。

但凡有点做人的良心和责任,有zhai十年和无zhai十年的生活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是面临家庭的责任

这个时代,扶老携幼是对每个人都持续压迫。大家都是父母2人所生,但很多现代人只生子女1人,这方面就比较独特。

出生时面临普遍的独生形态,到了现在,就要独自担负父母赡养责任,婚育了,又面临开始松绑的形态,又得独自扛下多个子女的养育负担。

虽说策略形势是外部的,什么决定都是自己做的,但这种不同时期的独特性,让大家承接下了扶老携幼的高“杠杆”。

都是自己人,都是亲人,肯定不能不管。活一天就得坚持一天,亚历山大。这还没考虑今后的,人持续减少,自己养老靠谁的问题。

然后是对应时代冲击

80后乃至95前,开始步入人生保守阶段,但是时代加速迭代进化,遭遇颠覆创新,例如新能源和AI,例如35岁就毕业的新形态。一般来说一个人最喜欢的时代、最适应的时代,是他在15岁-30岁之间,所感受所经历的时代。这个时期所有的创新,都能相信适应并接受应用。

30尤其是35之后,对于创新,本能的开始抵触,甚至想学也学不动了。就像马车被取代,时代不会考虑车夫的想法,35岁+的人的工作,也被时代,例如AI和互联网等取代,也不会考虑这些35岁+的人。

“80后”作为现代人,那肯定会努力去接受去学习的,但客观规律也是很难打破的,大多数人也会变成AI时代的“马车夫”。

生活阶层的保持遇上就业和收入的时代变化

作为现代人,只要不是完全没心没肺,活着不是还没有婚恋没生育的躺平的,大多还是相对有责任感的,就是希望家人的生活能保持较好的水平。不求猛进狂飙,但最起码也要维持生活阶层的不滑落

但问题是这几年经济下行,大家都收入都开始不稳,无论是上班的还是做生意的,无论是上班的还是M企的,乃至自由职业和自己做生意的,全是这样。

这就让人更加焦虑,虽然很多人已经摒弃了之前消费主Y的洗脑,开始勤俭节约,开始消费降级,但时代的晦涩让人还是无所适从,消费大不如前,活力和循环被卡住,收入自然更加不堪入目,内心更加焦虑。

这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身体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导致。慢性疾病

退休养老医疗教育

80后和95前们,很多都要开始考虑退休养老和日常医疗等问题了,但问题是退延迟了三年,而医疗等费用成本也不断高企,城镇医B和新N合每年都再涨,咔咔的涨,而养老金的涨幅也跑不过CPI,孩子们的教育目前也是压力重重,许多事物被塔转嫁到家长头上。

今天不说那些建议了,说多了大家也不爱看,而且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情况也都不一样,建议对A有用,对B不一定有用,只能说大家自求多福吧。

只简单说几句:尽量保持储蓄的习惯,保持健康饮食,限制烟酒,不要熬夜,抽时间锻炼,最重要的是放下过重的责任感,保持心情舒畅和愉悦,万事不要着急,不要往心里放,不要去焦虑,少看宏大叙事,找点个人爱好保持,有助于身体健康,才能有助于活的涨一些。。

最后,根据惯例和要求,得说几句正能量的,可能又被限,乃至噶掉,那么我们也象征性来几句,大家理解,看看就行。

虽然80后们,看着比较惨,但恰恰是这种激烈残酷的“惨”状,锻造出了大家都韧劲十足。

加油,未来无限,努力拼搏!

tips:本文为文学创作,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不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一坨杠精

一坨杠精

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