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团长在河南当兽医8年,毛主席派人来接,县长:只查到一马夫

小门将守大门 18小时前 阅读数 12 #历史

1959年,河南林县这个小地方突然迎来了几位从北京来的大人物,把县长给吓了一跳。心想,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咋会有大人物找上门来?一问之下才明白,他们是来找一位叫顾贵山的老红军团长的。

县长一听就愣了,心想顾贵山要是在红军那会儿就当上了团长,那现在怎么也得是个将军了吧,可他咋就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呢?再说了,林县就这么个小地方,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不认识谁啊,可从来没听说过这儿有个红军团长啊。可中央来的同志一口咬定顾贵山就在这,县长也不敢大意,赶紧四处打听。还真让他找到一个叫顾贵山的,也确实在红军待过。可人家自个儿说啦,他就是个赶马的,团长啥的,压根儿就没当过。

不过,林县就这么点儿大,找来找去也没发现其他可能是顾贵山的人,县长没辙,只好跟中央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只找到了一个马夫。接着,他就带着中央的人一块儿到现场瞧瞧,确认一下这个马夫到底是不是当年那个红军团长顾贵山。

他们到了林县元康镇的下园村,见到了顾贵山。这人皮肤黑得发亮,满脸都是岁月的痕迹,看起来就是个平平常常的老农民,没啥特别。他们心里直犯嘀咕,这就是那个以前当过红军团长的人吗?

当被工作人员问及过往经历时,顾贵山依然低调地说,自己确实在红军待过,但不过是个照料马匹的马夫,压根儿没当过团长那种大官。可紧接着,工作人员就细数起他们所掌握的顾贵山的英雄事迹,讲到了红一团那些耀眼的战功,还提到毛主席都想见见他。这话一出,顾贵山眼里立马闪起了光:“这么多年了,毛主席心里竟然还有我这号人?”

后来,顾贵山总算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是谁。那么,毛主席咋就突然想到要找顾贵山了呢?这个以前的红军团长到底立过啥大功啊?他又为啥要藏着掖着,住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头?这事儿得从顾贵山的来历讲起。

顾贵山老家在安徽六安,爹妈都是地地道道的穷农民。给他起了个“贵山”的名字,就是盼着他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穷。可那时候世道乱得很,军阀们打来打去,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哪还敢奢望啥富贵啊?顾贵山一直过着苦哈哈的日子,他也没上过学,对外面的世界更是一窍不通,压根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到了1926年,情况有了大变样,这都是因为我党的出现。那时候,国共两边正一块儿合作,北伐战争打得热火朝天。我党也在安徽搞起了自己的组织,发动农民们起来闹革命。我党的那些宣传,就像是给一直关在黑屋子里的顾贵山开了一扇亮堂堂的窗户,他这才晓得,原来人还能这样过日子。他琢磨过来了,地主并不是天生就该享福的,他们手里的钱财,都是从农民身上榨出来的。

他懂得了,农民生来并不该受穷,他们常常饿肚子,其实是被地主压榨的结果,本来他们完全有能力过上更好的日子。农民不该像牛马一样被使唤,他们该有和地主一样的权利,毕竟大家伙儿都是平等的。

顾贵山被我党的宣传工作深深打动,他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方向。说实话,他以前也对很多事情心里有数,但都是模模糊糊的想法,没办法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对整个情况的认识也不够全面。而我党宣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好契合了他的这些想法,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顾贵山特别赞同其中的平等理念,这让他有了清晰的目标。到了1928年,顾贵山正式成为了我党的一员。

顾贵山对我党的忠心那是没得说,他加入我们的时候,正好是国民大革命比较困难的时候。那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都反了水,第一次国共合作就这么黄了。我党的很多组织都只能转到地下活动,好多党员也被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可以说,那时候的革命形势严峻得很。但顾贵山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我们,这足以看出他对我们党的信任,还有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那份铁了心的坚持。

顾贵山入了党,长时间在家乡搞革命,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拉了不少农民兄弟入伙,一起干革命。到了1929年,顾贵山投了红军。这支队伍跟他以前想的太不一样了。以前嘛,中国军阀满天飞,军纪乱成一锅粥,好多军队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倒是有一套,动不动就往百姓家里闯,为非作歹。老百姓要是不听话,轻的挨顿打骂,重的连命都没了。可顾贵山一看红军,嘿,完全不一样!他们军纪严明,说话客气,买卖公平,从不乱闯民宅,更不会动手打人。顾贵山一看红军这样,心里那个佩服啊,对革命那是更加死心塌地了。

顾贵山一加入红军,就表现得特别勇猛,脑子也转得快。他虽是个文盲,但特别好学,总在实际战斗中提升自己,慢慢琢磨出一套打仗的门道。由于他身经百战,还特别会拉拢战友的心,没多久就被升为了连长。就算当上了军官,顾贵山也一点不摆架子,照样和普通士兵一起吃住,一起训练,并肩作战。

有回有个士兵打仗时受了伤,血一直流,他立马把那人背起来,往临时搭的医务室冲。路上,他还给士兵讲起了笑话,想让他分心,不那么疼。顾贵山从来不把士兵们当下人看,他觉得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士兵们也都特别喜欢他。

长征路上,顾贵山因为老是打胜仗,又被升为了红一团的头儿。1935年9月份,红军好不容易穿越了好多难关,总算是走到了关键地方——腊子口。腊子口在甘肃的南边,那地方特别险峻,两边都是直上直下的大山,中间有条腊子沟,沟上搭了座木桥,这就是过腊子口的唯一出路。而且,这腊子口还是红军去陕北的必经之路,不去腊子口,就到不了陕北。国民党那边也想到了这一点,把腊子口当成了挡住红军北上的最后一道关卡,派了好多兵力在那里死守,所以这腊子口一战,肯定是硬仗。

一开始,红军就拿出了长征路上那股子啥都不怕的劲儿,连着好几次猛攻腊子口。但敌军也是硬骨头,仗着地形好,机枪扫得红军抬不起头,红军伤亡不小,只好改变打法。这时候,顾贵山站了出来,说他要带队在前面冲,把敌军火力都引到自己这儿,好让红四团的团长黄开湘带着人从侧面偷袭,前后一起收拾敌军。这样做,前面冲锋的兄弟肯定会吃大亏,可顾贵山二话不说,主动就把这重担挑了起来。

没过多久,红军又动手了,顾贵山亲自领头,带着队伍朝国民党军冲去。这次虽然是假装攻击,但也得装得像模像样,不然敌人感受不到咱们的威力,万一他们去帮其他地方的战友,那从后面偷袭的队伍可就麻烦了。所以顾贵山带着队伍一个劲儿地猛打,就算有人挂彩了也不离开战场。慢慢地,敌人的火力没那么猛了,这时候,红四团从后面杀了过来!顾贵山一看时机到了,又带着人冲了上去。在红军两面夹击下,腊子口的敌人彻底垮了,红军终于占领了腊子口这个重要地方,给去陕北的路打开了通道。

全面抗战那会儿,顾贵山还是冲在最前头,跟日军打了好几仗,平型关大战这些大场面他都上过。可不幸的是,跟日军干架时他受了不少伤。先是眼睛被毒气熏了,差点儿看不见了,后来腰部又挨了一枪。虽说顾贵山经过了好长时间的治疗,身体慢慢恢复了,但已经没法再上前线了。上级看他这样,就安排他到115师的卫生所工作。在那儿,他学了不少医疗救护的本事,还意外发现自己养马挺有一套,治好了不少马。从那以后,他就专门干起了兽医的活儿。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顾贵山心里头还惦记着上战场,可身子骨不争气,最后也只能乖乖回到后方,跟部队说再见了。那时候,周围人都瞅着他岁数不小了,纷纷劝他早点成个家,还给他介绍了不少姑娘,可顾贵山一个都没瞧上,全都给回绝了。他自个儿说,自己没念过几天书,除了打仗啥也不会,再加上一身的伤,跟着自己只会让姑娘吃苦受累。

就在养伤的那段时间,顾贵山碰到了自己后半辈子的另一半,王海秀。那时候仗还没打完,国民党又压榨得厉害,好多人都无家可归。有一天,一对母女流浪到了顾贵山这儿,战士们瞧她们挺惨的,就给她们做了顿饭。母女俩感动得不行,说要报答大家。战士们一看那姑娘挺年轻,还没嫁过人,顾贵山也单着呢,就给他们牵了个线。母女俩本来就感激顾贵山,再加上他人也挺好,一来二去的,顾贵山最后就跟那姑娘成了亲。

没过多久,顾贵山就从部队退伍了。上头本想让他在地方谋个差事,但他自觉没念过什么书,怕胜任不了,觉得那位置该留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于是客气地推辞掉了。他也不愿老是靠着以前的功名过日子,更不想给单位添乱,索性连家乡都没踏回去,直接和媳妇去了她老家河南林县,在那儿做了个平平常常的农夫,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过起了隐居生活。

有人问起他以前的职业,他就说自己以前在军队里养过马,大家听后都相信了。毕竟,谁也想不到,一个昔日的红军团长会跑到乡下来务农。村里人都亲切地喊他“小山”,家里牲畜要是病了,都来找顾贵山瞧瞧。慢慢地,顾贵山就成了村里的兽医。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他挺开心的。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时间就到了1959年。

这一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大喜日子,毛主席琢磨着把以前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同事、老战友都召集起来,一块儿乐呵乐呵,聊聊往昔岁月,叙叙旧。于是,他打听起了顾贵山的近况:“那个以前红一团的团长顾贵山,他现在过得咋样了?”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嘀咕着,毕竟好久没听到顾贵山的动静了。他们二话不说,立马行动起来去打听。按常理,这时候他应该坐在某个领导的位子上,可大伙儿把领导名单翻了个底朝天,愣是没找到顾贵山的影子。他们又不死心,顺着顾贵山以前的行事路线继续摸排,费了好大劲,总算是确定了,顾贵山现在在河南林县呢。于是,就有了前面说的那一出。

没多久,顾贵山跟着一行人抵达了北京,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好奇地问起他,记得之前给他安排了个职位,咋就跑到乡下去隐居了呢?顾贵山实话实说:“主席,不是我不想做,实在是自己没那个本事啊!”说到底,顾贵山是个大老粗,没念过几天书,文化不高,干领导工作实在是吃力,所以才决定把位置让出来,跑到乡下去清静清静。毛主席听完,夸顾贵山是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同志。

回到老家后,顾贵山没答应去城里上班的邀请,还是守着他的兽医活儿。他也从没跟人炫耀过去北京见毛主席的事儿,一直过着简朴的日子,低调得很。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了二十多年,顾贵山走了。临终前,他还反复跟家里人说,千万别去打扰领导,他的丧事简单办办就行。

顾贵山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他做了好多大事,但从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做事,心里想的都是老百姓的好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该让我们好好学一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门将守大门

小门将守大门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小门将守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