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救助了一位生病的老奶奶,她的孙女主动要和我处对象

一张巧嘴 2周前 (03-22) 阅读数 4 #推荐

1985年,麦子成熟了,我在田里割麦子,汗水顺着脸颊滑落。镰刀划过麦秆的唰唰声,和着远处传来的蝉鸣,构成了夏日最熟悉的乐章。我有一些累,走上田埂,从茶壶里倒出一碗凉开水,一饮而尽。

凉水入喉,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我坐下来休息一下,母亲也来休息。她喝了一碗凉开水,看着我,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用猜,我就知道她想说什么,肯定又是关于我的亲事的。自从去年父亲因病离开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我肩上。今年我二十五了,在农村,这个年纪还没成家,确实让母亲着急。她催过我好几次了,要我去相亲,都被我拒绝了。

果然,母亲最终还是开口了,只听她说:“今天早上,村东头的王婶子托话了,说是她娘家的村子里,有一个姓李的姑娘,模样不错,让你抽时间去相亲。”

我摇摇头说:“妈,你以为我不想相亲吗?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没有那个条件,谁家姑娘能看上我家呢?”

母亲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我没有说错,我家的条件,在农村里算得上是最差的,家里就三间土坯房,四面漏风,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学,就算姑娘不嫌弃,我也没心思考虑成家的事。我做梦都想发家致富,却苦于手中无钱,也没有路子。

到了中午,我收工回家,母亲已经先回家做饭去了。我们村口有一棵老槐树,老槐树下有一口早已放弃的磨盘。远远地,我看见老槐树下围着几个人,走过去一看,磨盘上蜷缩着一位衣衫整齐的老奶奶,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脸色苍白,紧闭着双眼。

听村民们讲,这位老奶奶已经晕倒在磨盘山快半个小时了,大家都说不认识,众人猜测可能是中暑了,却不敢管闲事。我走上前,摸了摸老人的额头,烫得吓人。“老奶奶,老奶奶。”我轻声呼唤着。

老人微微睁开眼睛,又闭上了。要是丢在这里不管,恐怕凶多吉少了。我凑在老太太的耳边大声说:“老奶奶,我背你去我家里治病。”

话音刚落,邻居老叔冲我说:“你还是小心为好,万一在你家里有个三长两短,你就不怕她的子女讹你?”我摇摇头:“老叔,人都这样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说着,我将老人背了起来,快步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母亲见我背回个陌生人,吓了一跳。听我说明情况后,她连忙收拾出一间屋子,又熬了碗姜汤。我也不吃中饭了,跑到卫生室里拿了药,回来后喂给老人喝下。

我匆匆地吃过午饭,到田里割麦子去了,母亲则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到了傍晚,老人的烧才退下去,人也醒了过来。她拉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你们都是好人啊,要是没有遇见你们的热心帮助,我这一条老命,可能就要彻底地交代了。”

原来,她是大台村的,要到县城里去找大儿子。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县城供销社里上班,二儿子在老家务农,她跟着二儿子一起住。

就在今天,她因为一件小事,和二儿子争吵了几句,一赌气,离家出走去找大儿子。她计划到小镇上坐车,哪知道才走了十几里路,头晕眼花的,就坐在磨盘上休息一下。坐着坐着,她就晕倒了。

我劝慰说:“老奶奶,您先安心养着,等身体好了,我送你回家。”老奶奶笑着说:“那就多谢了。”我笑着说:“要不,我跑一趟,给你二儿子说一声,以免他们担心。”老奶奶笑着说:“也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大台村,找到了老奶奶的二儿子。他赶紧跟着我来到我家里,要接老奶奶回去,老奶奶的气还没有消,不愿意回去,我就留她在家里养病。他的二儿子只好回去了。

就这样,老奶奶在我家住了三天。这三天里,母亲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我每天下地回来都要去看看她。老人总爱拉着我的手说话,说我有福相,将来一定有好报。

第四天一大早,在老奶奶的要求下,我把她送到了县城里,去了她大儿子的家里。回来后,我又去通知他的二儿子,让他不要担心。

一转眼到了秋天。这一天我正在院子里忙活,忽然听见有人喊我。抬头一看,正是老奶奶,她的身边还站着一名中年男人,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中年男人是老奶奶的大儿子,在供销社里当主任,自行车是他送给我的,感谢我救助了他的老母亲。

老奶奶在大儿子家里住了一段时间,气消了,大儿子便送她回来。在我家吃过饭后,他们就回大台村去了。那时候,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村民们羡慕不已。

过了一段时间,闲着无事,我骑着自行车去探望老奶奶,他的二儿子留我吃中饭。到了吃饭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铛声,接着出现了一位姑娘,是老奶奶的孙女小静,在村小学里当民办教师。

小静长得很漂亮,对我很热情。吃过午饭后,我告辞回家,小静要去学校里,陪着我走了一段路。到了分岔路口,小静笑着对我说:“我想和你多接触接触,处一处对象。”

我顿时心跳加速,说实话,我喜欢小静这样的女孩子,但是,她是教师,我是一个务农的人,恐怕高攀不起,没想到,她却主动追起我来了。我轻声说:“你是有文化的人,我担心配不上你。”

小静笑了笑说:“我奶奶说,你这人靠谱,嫁给你不会受欺负,我们可以先处一处。”我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点头答应。

就这样,我和小静处起了对象。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一天,在小静的卧室里,她笑着对我说:“我要出一个问题考考你,你要是通过了考核,我就嫁给你。”

我让她出题,她指着墙上的明星挂历,笑眯眯地说:“如果在刘晓庆和张瑜之间,选择一个当老婆,你会选择谁?”呵呵呵,这是一个陷阱题目,我当然不会上当,我伸出双手拥着她,深情地说:“我选择你当老婆。”

几个月后,我和小静结婚了。婚礼那天,全村人都来了。结婚后,小静拿出积攒下来的工资,让我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我家的日子好过了起来。

村里人都说我命好,娶了个好媳妇。但我知道,这不是命。或许这就是缘分吧,一个善举,换来了一生的幸福。

为了叙述方便,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并非亲身经历,纯属虚构。本文为原创内容,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没有关联,切勿对号入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一张巧嘴

一张巧嘴

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