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辰旗、归义军旗帜与明朝日月旗
前些时间,坊间流传着所谓的“大明国旗日月旗”,这固然是附会。之后,又有辟谣者,说明朝日月旗实际上是三辰旗,一种历史更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代的传统旗帜。
网传的“大明日月旗”或“三辰旗”
但是,真正的三辰旗,不是简单的日月旗,两个概念相差甚远。关于三辰旗,最早的出处当是《左传·桓公二年》的《臧哀伯谏纳郜鼎》篇之中“三辰旂旗,昭其明也”一句。
其中“三辰”指日、月、星,并无疑义。至于旂,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通“旗”,第二种是“绣了龙纹的旗”。文中旂、旗两字并用,显然是指有龙纹的旗。因此,这种三辰旗是同时绘有日、月、星辰与龙的旗,而类似这样的旗,后世称为太常旗。太常旗的最常见用法,是悬挂于天子所乘的辂车之上。
至于明朝,三辰旗仍只能用于帝王仪仗,不可能上升为国家象征。而且,明朝也并无所谓日月旗之说,这是后人用近代国旗的定义对古代旗帜的生搬硬套而已,当时并无国旗之说,民间也并没有统一使用某种旗帜的意识。
明代《出警入跸图》中挂在辂车后的太常旗
明人画作上的商船旗帜,以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为例,大多仅绘一轮红日,暂且称之为“太阳旗”。图中部分船只用太阳旗作为商船标识,但式样极不统一,颜色、图案皆无定式。
至于太阳旗的使用原因,不得而知,但不可能是作为国家标志,毕竟这五颜六色的旗子怎么看也没有半毫统一的意味。另外,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大小十数条船,大部分并未悬挂太阳旗,今人对太阳旗恐有过度解读之嫌。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日月旗
此外,又有人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认为晚唐时期归义军也使用三辰旗。如前所述,三辰旗要素极多,而归义军旗上只有日。有人认为旗上有日、月、星辰,可称之为低配版的三辰旗,但古代未曾有日月星辰叠加的图案样式,窃以为不可如此解读。
毕竟归义军节度使不是皇帝,不能用正式的三辰旗,甚至连日月星三辰都不能妄用。故而这只是一种自创的旗帜式样而已,用意可能与“三辰旗”类似,在于“昭其明也”,毕竟归义军打得是收复大唐疆土的光辉旗帜。
归义军旗,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部分人对所谓“大明日月旗”的臆测,灵感源于天地会日月旗。天地会常用暗语,将“明”字拆为日月,此是秘密组织对抗清朝衙门需要,故而不能作为明朝曾用日月旗的佐证。
明王朝二百余年的历史功绩,并不需要靠所谓的“日月旗”来彰显,故而今人实在不必为了追思明朝,强要去证实大明朝曾经有过国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