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打码背后:网红翻译 “翻车”,文化传播红线在哪?
在 "甲亢哥" 探访北京理发店的直播中,理发师明确表示 "脏辫结构复杂,解开无法恢复",李美越却翻译成 "理发师嫌头发脏,拒绝服务"。这一操作直接点燃了 "甲亢哥" 的情绪,导致其当场质疑中国服务业的专业性。更令人瞠目的是,当 "甲亢哥" 对热情粉丝表达感谢时,李美越竟用英语吐槽 "这些人不像正常人",这种恶意扭曲彻底违背了翻译的中立原则。
李美越的翻车并非偶然。这个凭借 "东北大花袄征服世界" 人设走红的网红,其成名轨迹本身就充满了文化符号的滥用。从戛纳红毯的花袄秀场到汉服摆拍,他将中国元素简化为猎奇符号,却从未真正理解东北花布背后的民俗内涵或汉服承载的礼仪精神。这种浮于表面的 "文化表演",在跨国传播中必然会遭遇信任危机。
4 月 1 日,李美越出面回应,声称并非刻意抹黑中国形象,将问题归咎于追求节目效果以及文化差异,试图以此解释引发的误会。但这番回应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不少网友质疑,作为翻译,首要任务是准确传递信息,不应以节目效果为借口随意改变原意,文化差异也不能成为翻译失误的挡箭牌。
央视给李美越打码,表明主流媒体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坚决抵制错误信息的传播。这也为网红群体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参与各类传播活动时,必须严守传播底线,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此次事件也给大众带来思考:在信息繁杂的网络时代,我们要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不能盲目相信网红传递的内容。同时,相关部门和平台需加强对网红的监管,规范他们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行为,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传播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