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完汉L和兆瓦闪充,我觉得油车、增程器和换电都没戏了

电车通 2天前 阅读数 54 #汽车

即将入夏的广州风和日丽,甚至有点晒过头了。

就在4月21日,比亚迪把这里当做第一站,举行了超级e平台技术和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

和小通上次参加的方程豹全国巡回体验会一样,比亚迪先是和我们重温了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和汉L唐L两款车型,随后安排了汉L和唐L两款车型的动态体验。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老实说,就新能源汽车体验这件事来说,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两个阶段,许多体验甚至远远超过以往同价位的燃油车。可唯独在补能这件事上,新能源汽车的脚步比较缓慢,车企甚至把油箱、发动机搬了回来,以解燃眉之急。

很快,新能源技术突破的大棒又回到了比亚迪手上。3月17日,比亚迪正式发布超级e平台,汽车充电迈进兆瓦时代。“1秒2公里” “5分钟400公里”这些宣传语听起来唬人,亲眼见证之后,是否又是“雷声大雨点小”?

以及,号称“年轻人第一辆旗舰轿车”汉L EV,动态开起来到底怎么样?这是小通希望通过这个体验会了解到的。

“5分钟400公里”,兆瓦闪充真不吹牛

这段时间,比亚迪超级e平台的技术备受关注,最后话题度的自然就是速度堪比加油的充电上,1000V和1000A结合的兆瓦级输出,充电倍率达到10C,还有全球首个电动乘用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键盘值非常高。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概念是什么,比亚迪用更直白的方法解释——1秒充进2公里和5分钟充进400公里。

比亚迪在体验会上强调,这些技术并不是800V架构技术的魔改,而是重新设计的。但1000V高压架构和1000kW快充并没有先例,严格来说也没有供应链能够提供相关的零部件,千伏高压系统所需要的1500V耐压SiC功率芯片、动力电池、充配电系统、电动空调等部件,以及能够满足新平台的温控系统,均由比亚迪“白手起家”。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1000kW的闪充依赖专门的解决方案,比亚迪打造了行业功率最大的液冷兆瓦主机,最大输出1360kW,还设计了配套的储能站,避免了电能不足时无法充分发挥兆瓦闪充的优势,也便于比亚迪在电力不足的地区布局兆瓦闪充。

全球首个量产30000rpm的电机也值得一提,这是目前全球转速、功率密度、单模块功率最高的量产驱动电机。除了高性能,比亚迪认为驱动电机还是整车的能源调度中心,既负责能量回收和输出,也在车辆的热管理当中发挥加热等作用。

按照计划,比亚迪将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即便是没有闪充站的地方,超级e平台的车型还支持双枪快充、升压快充两种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快充资源,120kW的老桩也不例外。

采访环节,比亚迪还透露了超级e平台的一些计划,除汉L和唐L之外,超级e平台的能力一定会搭载到其它车型上,至于能下放到哪一个层级的车型,还需要经过成本核算、产品竞争力等表现来综合判断。

至于兆瓦闪充体系的盈利模式,比亚迪的回应是前期自建,后期与第三方充电服务供应商合作。

讲PPT不如眼见为实,视角来到比亚迪搭建的展示区,在主持人一声令下,充电和计时同步开启。大太阳底下,大家都在专注看汽车显示面板的充电功率和计时器。

从测试车辆的充电界面可以看到,前段充电功率飙至1000kW出头,并在后续的充电当中,逐步降至800kW+、600kW+。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短短的5分钟,这辆几乎没电的汉L EV充进了412km的续航里程,相当于一辆小油箱紧凑轿车加满油能跑的里程。

可能是担心充得太快让大家来不及拍摄,主持人还特地建议各位媒体老师先摆好机位再开始充电,王传福在超级e平台发布会上说的“5分钟400公里”并非虚传,也不是在专业实验室条件下实现的。只能说亲眼见到才知道充电如加油的速度,效率的确不一般。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带领我们体验了双枪充电的体验,这是利用现有快充资源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从速度上看,我们试驾的这台汉L EV,10%的电量充至40%,也就是五分钟多一些。

超级e平台首款轿车,汉L并非只是充电快

体验完高效率的补能之后,小通想聊聊汉L EV的驾驶体验。

为了给充电演示预留空间,车队当中的试驾车基本上都在低电量状态。一般情况下,低电量的电动汽车为了延长续航,往往会限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于是行业就有“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说法。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现阶段各家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已经十分成熟,部分注重高性能的纯电车型,低电量也能确保80%以上的动力输出。从动力上看,低电量的汉L EV依旧是随叫随到,中后段提速还能明显感受到有一股“使不完的力气”。

1102匹马力的参数听起来很吓人,不少媒体老师在之前的技术分享会当中提出“普通人如何操控”“如何给大马力做限制”这样的疑问。

到了真正驾驶的时候,小通发现汉L EV的风格可以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来形容,舒适模式下,初段出力并不会很野蛮,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制动调校这一块,日常使用的时候初段刹车踏板已经有一定的制动力,和燃油车有区别,需要时间适应。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至于悬架,汉L全系前双叉臂(全铝)后五连杆,硬件在20-30万元这个价位,风格上也比较中性,滤震不会很彻底,反馈到车内的路面颠簸不廉价,在一些小跳坡的地方,汉L EV的姿态十分稳定。只是在遇到一些稀碎的路面震动时,车身会略有跳动。

趁着路面车流不是特别密集时,小通还体验了一下汉L EV的辅助驾驶(驾驶辅助激光版),总结下来就是“稳”,跟车十分谨慎,提速和减速很缓和,遇到大车和三轮车并线也会主动礼让,变道、超车很果断,基本上不拖泥带水。

但小通还是要强调,辅助驾驶只是一种辅助功能,即便有老司机的控车能力,它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动驾驶的水平,强烈建议大家要合理地使用,别把操控权完全交给辅助驾驶。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看似汉L是超级e平台下的第一款旗舰轿车,然而从各方面去看待汉L,它都比以往的车型更扎实、更成熟,也更有“内涵”。小通指的“内涵”不是内饰设计,而是在看不见的驾驶体验上,比亚迪更有经验了。

“兆瓦闪充”之后,新能源汽车下一个爆点是什么?

必须要承认的是,超级e平台技术和汉L唐L的体验会干货满满,体验了一系列黑科技的小通,还是获得了许多看PPT看不来的体验。

和小通在2023年参加的方程豹全国巡日一样,本质上是通过全国巡游的性质增加品牌/技术的曝光度。从广州出发的超级e平台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也一样,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充电如加油”的新能源技术,而汉L和唐L则是超级e平台第一张名片。

的确,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混动)在未来几年还会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导角色。但本质上,许多消费者购买混合动力车型,平时习惯性当做电车用,增程器只是他们对抗风险的一种保底手段。可以预见,当补能配套和补能体验完善了,会有更多的人转向纯电驱动。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无论是全面铺开辅助驾驶,还是让更多入门车型配备“冰箱彩电大沙发”,又或者是造出国内第一款水平对置发动机,比亚迪总能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造就一个天花板。汉L和唐L,是目前充电,也是单模块驱动性能的天花板。

比亚迪认为新能源技术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国自主品牌相继实现技术突破,就像跑道上接棒的接力运动员一样,比亚迪只是接下了其中一棒,拿出了超级e平台和“兆瓦闪充”。

“下一棒已在路上”,如果真像比亚迪如此所说,震撼新能源汽车的下一项技术会是什么?还是说,比亚迪自己就是下一棒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车通

电车通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