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儿媳想吃自家鸡,大姑姐为何百般阻挠?

心海念浪 7天前 阅读数 92 #情感
文章标签 怀孕坐月子

承德的朱乐雅,33岁,是一名商场导购员。

回想起怀孕及坐月子的经历,她至今仍感到愤懑。

让她如此耿耿于怀的,并非孕期的不适,而是与大姑姐之间因为几只鸡引发的家庭矛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乐雅与丈夫婚后定居城市,而公婆则留在乡下。

逢周末,夫妻俩便会带上一些日用品和吃食,驱车前往探望。

这段看似寻常的家庭关系,却因大姑姐的存在而变得微妙。

每次婆婆对朱乐雅稍显亲近,大姑姐便会流露出不满,仿佛朱乐雅侵占了她的专属领地。

这种敌意让朱乐雅感到困惑和不安。

大姑姐早年因嫌弃前夫收入微薄而离婚,甚至不惜打掉腹中胎儿。

此后,她便长住娘家,直到几年后才再次步入婚姻。

再婚生活并不如意,迟迟未能生育,医生诊断其先前流产导致身体受损,怀孕几率渺茫。

这使得夫妻关系紧张,争吵不断,大姑姐也因此频繁回娘家寻求慰藉。

朱乐雅结婚第二年便怀上了孩子,丈夫欣喜万分,第一时间将喜讯告知了父母。

婆婆虽也欢喜,但碍于大姑姐在场,并未表露太多。

大姑姐则在电话中阴阳怪气,令夫妻俩不知如何应对。

回到乡下后,丈夫考虑到市场上售卖的鸡肉品质参差不齐,提议婆婆在家养几只鸡,等鸡长大后给妻子补身体。

这个提议得到了公公的赞同。

大姑姐却坚决反对,声称养鸡又脏又累,不让母亲受这份罪。

她认为如果朱乐雅想吃鸡,就应该自己想办法,而不是麻烦老人家。

丈夫据理力争,解释说只是养几只鸡而已,小时候父母也经常养,并不费事。

可大姑姐依然不依不饶,甚至指责朱乐雅怀孕后矫情。

争执不下之际,婆婆为了息事宁人,表示愿意养十只鸡。

大姑姐又提出要朱乐雅承担养鸡的费用,声称如今养鸡需要购买饲料,不能让母亲既出力又出钱。

丈夫随即拿出三百元交给婆婆,并承诺饲料用完后再添。

返城后,朱乐雅越想越委屈,别人的婆家人对怀孕的儿媳关怀备至,而自己却要为几只鸡与大姑姐争吵。

丈夫安慰她,大姑姐只是出于嫉妒。

四个月后,大姑姐竟然也怀孕了。

她的地位瞬间发生了转变,成为家中的焦点。

此时,朱乐雅的肚子已经很大,婆婆养的鸡也到了可以食用的阶段。

丈夫便带着她回乡下,准备尝尝鲜。

当他们到达婆家时,却发现原本的十只鸡只剩下了九只。

婆婆在大姑姐的示意下,谎称一只鸡意外死亡。

丈夫不疑有他,又拿出三百元添置饲料,尽管实际上之前的饲料还剩下不少,因为鸡主要以剩饭剩菜和野草为食。

当丈夫提出要杀一只鸡给妻子补身体时,大姑姐再次阻挠,称鸡还需要再养一段时间。

过了一段时间,夫妻俩再次回到乡下,发现鸡的数量锐减至六只。

在丈夫的追问下,婆婆才承认是被大姑姐吃掉了三只。

大姑姐的理由是,自己好不容易怀上孩子,需要补充营养。

丈夫虽然不满,但还是抓了一只鸡宰杀,煮给妻子吃。

朱乐雅只吃了一只鸡腿,其余的都进了丈夫和公婆的肚子。

临近预产期,丈夫回乡下取鸡,却发现只剩下三只。

婆婆解释说,之前所谓的死掉的那只鸡,其实也是被大姑姐吃掉的。

丈夫想再杀一只带回城里给妻子,但婆婆坚持要将剩下的三只鸡留给儿媳坐月子时食用。

当朱乐雅顺利生产,坐月子需要进补时,丈夫却发现三只鸡都不翼而飞,被大姑姐全部拿走。

理由是,她坐月子需要吃自家养的鸡,这样奶水才会充足。

丈夫与母亲大吵一架,责怪她不该将鸡全部给大姑姐。

因为这次争吵,婆婆拒绝照顾朱乐雅坐月子,大姑姐也从中作梗。

最终,朱乐雅只能独自承担照顾自己和新生儿的重任,丈夫也因此身心俱疲。

几只鸡,看似微不足道,却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潜在的矛盾。

大姑姐的阻挠,究竟是出于嫉妒,还是另有隐情?

婆婆的偏袒,又是否加剧了家庭的裂痕?

这其中的是非对错,又该如何评判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心海念浪

心海念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