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决定自主研发高铁,让汽车企业造机车,参考韩国模式

老万聊趣事 6天前 阅读数 47 #国际

惊!越南竟让汽车企业去造高铁,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可现实就是,越南铁了心要自主研发高铁,还把宝压在了汽车企业身上,这背后到底有何考量?

越南那个国土狭长的国家,本应堪称修建铁路的“天选之国”,一条南北干线便能够将全国紧密地相连。

早在2001年,越南就开启了那宏伟的南北高铁规划,不过谁能料到,此规划历经诸多坎坷波折,二十余年竟然都未能顺利落地。直至去年,南北高铁规划才又一次被提起,并且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要知道高铁建设烧钱又需要高技术,越南经济实力有限且技术匮乏,以往它一直想靠外部力量来解决怎么造、谁来造、钱从哪里来这三大难题。

现实给了它重重的一击。此前越南多次向中国放风,要合作建高铁。可它的想法,却并不切实际。按照中国高铁出海的模式,提供贷款,这是没问题的。建成后运营30-50年用收入来偿还贷款,之后归还项目。

但越南不愿如此,想用PPP模式成立合资公司分运营收入,还要求转让技术。如此“白嫖”想法,中国自然不会答应。

转头看向日本,日本也因多种因素,例如印度高铁项目的竞争等,对越南高铁的兴趣显得十分稀少。

在中日皆难以依靠的情形下,越南政府萌生了新的念头。本土的汽车巨头长海集团被越南总理范明政委委以重要职责,要求其对高铁列车的制造技术进行研究,日后将其应用于南北高铁项目。

长海集团,在越南虽说算是知名车企,其乘用车市场占比在20%-25%之间,商用车市场占比超50%。不过汽车与高铁技术存在着极大差距,此任务的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越南这样操作是有缘由的。韩国的现代Rotem便是极为典型的一例,“那时”鉴于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决定将现代精密工业等企业的铁路车辆部门予以整合,进而成立了KOROS。随后这部分业务又被现代集团重新拿回,并机敏地注入至现代Rotem中。

其早期引进法国阿尔斯通技术,如今已能生产运营时速320公里的KTX-青龙跻身全球前10大铁路车辆制造商。

但必须认清,越南与韩国国情不同,和中国相比,无论是在制造能力方面,还是在研发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对越南而言,比较合适的方式或许是,先进口高速动车组,满足当下南北高铁项目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吸收技术,等积累了一定实力之后,再自主生产。

但越南似乎等不及,急于靠自己的力量实现高铁梦。

从当下全球高铁发展趋势看,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Northrail电-电混合动力机车,满足欧盟多项认证要求,技术领先。

越南在此时选择自主研发,这其中挑战巨大。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算是越南提升自身工业实力的一次尝试。倘若能够成功,将会极大地提升越南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此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就在这段进程当中,越南得应对诸如技术、人才还有资金之类的很多方面的挑战。以后越南高铁自主探索的这条路到底能通向哪儿呢?

我们期待着,盼望它能创造奇迹。这个时候,我们也期望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契合自身的高铁发展路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万聊趣事

老万聊趣事

带你了解各种奇闻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