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收费?闲鱼这次的瓜,真的有点大啊
相信各位资深机友,平时都没少上闲鱼逛吧?
要是能找到合适的二手,可以比全新机省下几百甚至上千块。
啥手机到这里,都能变成性价比。
手上的机器用腻了想换别型号的用用,这里也是一个回血的好地方。

但是万万没有料到,前段时间闲鱼整了个「服务费」的骚操作。
今年 9 月 1 日,闲鱼将更新软件许可使用协议,里面多了一项「闲鱼卖方软件服务费收取规则」。

看名字就知道,以后在这里卖东西,得收费了。
怎么收呢?
规则里面写了两类费用。
一个是「基础软件服务费」,费用不高,但是所有卖家都得掏钱。
只要想在上面成交,卖家就要支付实际成交额的 0.6%,封顶 60 元。

比如说,过两个月我冲小米 15 首发,然后想把手上的小米 14 以 3000 的价格在平台卖出,理论上就要支付 3000 × 0.006 = 18 元的基础软件服务费。
这还没完。

因为还有另一种费用,叫做「软件服务费」。
少了基础俩字,言下之意就是只有高阶卖家才适用。
对于当月成交订单数量大于 10 件且累计成交金额大于 10000 元的卖家,平台还要另行收取成交额 1% 的软件服务费。

除了平台整体的服务费之外,闲鱼还「特别照顾」了一些细分品类,搞了个「沟通额度」的新概念。
比如说你想买二手整车,每年最多只能和 100 个二手整车卖家发起私聊。(注意是 100 个卖家,不是只能发一百句话的意思)

又比如说你想上架租房房源,每年最多可回复 50 个求租人的私聊沟通。

虽然无论是整车品类还是租房品类的限制,平台都给出了相应的理由。
比如说防过度骚扰、保护个人信息、提升用户体验之类的:

但,说来说去又绕到会员权益去了,还是没离开钱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这不,已经有网友分享出来了。
10 个沟通额度,原价 49 元。

不过整体来看,重度用户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对于平时只有少量交易需求的用户其实还好,但也不排除这些费用也会悄无声息地转嫁到普通用户身上。
至于未来的交易环境究竟会不会变好,平台又会不会进一步提升相关费用,
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有答案。
不过也有一些值得欣慰的消息。
大家应该有发现,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很多平台都忽视了电脑网页版的维护。
闲鱼就是只照顾移动端的典型。
想用的时候只能打开移动端 App,上班想摸鱼逛一下都不行。

闲鱼 PC 端已经摆烂好几年
不过就在这个月初,闲鱼终于有网页版可以用了。

设计还是挺直观的。
最上方是搜索框,往下是类别和频道,再往下则是划不尽的猜你喜欢信息流,和其他网站的思路大差不差。

首页
比起手机,电脑端大屏的优势不用多说,磕碰划痕绝对倒不过火眼金睛。
多窗口比价就不用强调了,就连私信也是像微信一样聚合显示,效率蹭蹭上涨。

私聊页面
还有一个值得点赞的设计,就是不登录,也能使用搜索功能、浏览产品细节。
比起一些不登录只能浏览首页的网站,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就是有一个关键细节很难绷。
网页版目前还没有下单功能,只能扫码打开 App 完成。

兜兜转转,还是得老老实实掏出手机。
不过往好处想,至少挑选、沟通环节可以在大屏幕上完成啦。

大家觉得,这些变动会对以后「捡垃圾」有影响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