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富汗和纳米比亚东部都有一块狭长的国土?

花香入梦来之 8小时前 阅读数 0 #推荐

阿富汗和纳米比亚,为啥两国都长着条像触手一样长长的国土呢?说起来,纳米比亚的那条“长触手”啊,其实是跟英国以前的一个大战略失误有关。看来,“遇到外交难题就找英国”这种说法,也不是那么靠谱。

阿富汗的瓦罕走廊,那片土地的故事得从1895年讲起,那时候它还是清朝的一部分,就像被割下的一块肉,成了阿富汗的“新领地”。

纳米比亚有个地方,是1890年从英国那划分过来的,叫卡普里维地带,就像是从英国身上分离出来的一块“小碎片”。

那时候,英国还不得不放手了他们在欧洲的那个黑尔戈兰岛。谁承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打,那个被割让出去的黑尔戈兰岛,竟给英国惹来了大麻烦,亏得英国心里头那个悔啊,简直恨不得跺脚。

这两条“长条地带”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出现,而且它们的方向和样子都挺像的。不一样的是,瓦罕走廊一直往东能通到中国,但卡普里维地带往东走,却在离津巴布韦大概200米的地方突然停了。这事儿现在可给纳巴两国做买卖添了不少麻烦。比如说,货物明明都快送到了,却还得绕个弯儿,经过第三个国家,被人家多收点关税,才能交到对方手里。

1895年,英国和沙俄为了不在中亚地区打起来,商量后决定把清朝的瓦罕走廊划给阿富汗王国,当做他们之间的军事隔离带。清朝得知后非常不满,但那时候清朝正被甲午战争打得一塌糊涂,忙着跟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根本顾不上管这件事。

纳米比亚有个地方叫卡普里维地带,以前它是英国的殖民地。时间回溯到1890年,德国和英国做了个交易,他们签了个名叫《黑尔戈兰-桑给巴尔协议》的文件。在这个协议里,德国把他们在东非的桑给巴尔群岛给了英国,换来了英国手里的欧洲黑尔戈兰岛,还有非洲的卡普里维地带。

那时候,英国之所以点头答应那份条约,主要是因为他们想确保东非那边的商船能顺顺利利地走,加强自己在印度洋的老大地位。而桑给巴尔群岛呢,正好就在这条航道上,是个特别关键的买卖中转站,对英国海军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德国为啥想要黑尔戈兰岛,原因挺简单,这岛离德国太近了,要是拿下它,德国的海洋防线就能往外扩不少。英国那时候呢,觉得这岛也就2.1平方公里大,又小又偏,没啥钱途,干脆就给了德国。可谁能想到,才过了十几年,德国海军就猛地发展起来,把这小岛整得跟个小堡垒似的,变成了海军的大本营。一战、二战那会儿,英德两国为了这岛,打了不少硬仗,英国军队吃了大亏,这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德国对卡普里维地带特别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想把当时手头的两块非洲殖民地给并到一起。

德国有个打算,要是拿到了卡普里维地带,那他们就能顺着赞比西河,把西南非洲的货物直接送到印度洋。之后,再一路往北,就能轻松到达他们在东非的殖民地了。这样一来,能少走不少弯路呢。

但后来才发现,在卡普里维地带东边大概60公里远的赞比亚河那儿,有个超级大的维多利亚瀑布,大得商船根本过不去。所以,就算德国拿到了卡普里维地带,这块地也没像他们想的那样派上用场。

一战打完,德国输了,他们之前在非洲的好多殖民地就被英国给占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花香入梦来之

花香入梦来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