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成全民偶像,26岁却成了“二流子”, 他的墓志铭让千万人破防
莫梓江在饰演“阿鹏”一角后,一炮而红,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所有人都以为他从此星途坦荡,仅仅只是6年时间,他就从全民偶像变成了“二流子”。
即便是遭遇了不公,但他却初心不改,连墓志铭都表达了他的坚持,很多人看到都十分感动,他的墓志铭上都写了什么?
一炮而红
1959年,随着《五朵金花》的上映,“阿鹏”成为了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他年轻英俊,热情善良又机智勇敢,对爱情更是忠贞不二,为了寻找心中的爱人,他也愿意将整个苍山走遍。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都为之感动,而饰演“阿鹏”的莫梓江也因此走红,在当时十分耀眼,尤其随着《五朵金花》在各地播出,他就越是受人欢迎。
那时,莫梓江才大二,但他的名头已经不弱于今日的流量小生,甚至在演技上也能够做到十分出色。
因为《五朵金花》是对国家十周年的献礼,周恩来总理等人也看到了这部片子,还亲自接见了莫梓江,同他握手,并且夸赞他的演技,而这也让莫梓江心中十分高兴,觉得他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出生在广东,而拍摄地却在云南,这中间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但是莫梓江从未表现过一丝一毫的不愿意,反而学习的十分认真。
如果说其他问题还能够解决的话,那么,让他最为头疼的就是唱歌和骑马了,他是广东人,很少会唱歌,但是他饰演的“阿鹏”是个白族青年,唱歌是必备技能,还需要学习当地的方言。
这可给莫梓江累得不轻,每天除了其他方面的训练外,他能做的就是唱歌了,那时的他年纪还不大,还没有到二十岁,不过,对于导演交代的任务,他是不敢有任何话的,导演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因此,他唱歌一度唱的嗓子都变音了,但是在得到导演的肯定前,他并没有停止练习,骑马也是如此,只不过相对唱歌,骑马就变得更痛苦了。
因为那个时候骑马基本上是没有护具的,能不能学会骑马主要就是这个人胆子大不大以及是否抗摔,电影里有一段骑马戏,虽然莫梓江有点儿害怕,但还是学了。
那段时间对他而言应该是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了,毕竟他也没想到学习骑马竟然是如此劳累,他的身上到处都能够看到青青紫紫的痕迹,不是被马摔了,就是他自己摔了。
好在,最终的结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莫梓江的辛苦付出在电影里呈现的非常好,几个月的努力训练,也让他看起来像真的白族青年,而这部电影也给了他很大的回馈。
历经千帆,初心不改
当时,也有不少其他剧组找上来,他们都想要和莫梓江进行签约,更想要让他带领新的电影干红火起来,毕竟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观众也十分喜欢他。
莫梓江也会认真挑选,有好的角色他也会认真考虑,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莫梓江也不再是曾经那个全民偶像,而是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二流子”。
他的生活迎来了巨变,这是他从未想过的场面,曾经夸奖他的同学或者是老师,此时恨不得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收回,辱骂他的话更是数不胜数,曾经的观众也不再这些,甚至见了面还会背地里骂他两句。
这样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接受不了的, 莫梓江也是如此,他一度感到自己活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他的妻子却默默陪伴着他,照顾着孩子。
后来,莫梓江在妻子鼓励中,终于走了出来,他才发现原来他的生命还可以这样精彩,也是因为此事,莫梓江变得更加成熟。
在一家人的艰难生活中,莫梓江的生活终于被改变,当年的一切噩梦都随风消散,尽管他的名气已经不如从前,但他的实力还在,所以也有香港那边的公司来跟他谈,而且愿意出高价。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能换做其他人就同意了,但是莫梓江并没有同意,反而是拒绝的十分彻底,他表示他是国家培养的演员,所以还要给国家演戏。
但是这也就导致他的戏路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可是他对此却毫不在意,有角色找他时,即便是一些小角色,他依然表演的十分开心。
好茶不怕山路远
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他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努力学习的学生,将同学们卷得叫苦连天,多年后,他对着一个小角色,依旧会进行细致的研究,确保能够将这个角色演好。
后来,他需要评职称,他的妻子知道他的才华,于是便说让他走动走动关系,毕竟这样也能够让他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而不是只做一个后勤。
但是他依旧老老实实的在申请表上写下了自己真的会的特长,哪怕这些特长对最后的评选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他也丝毫都不在意。
他的妻子看到他最终只评选为了国家二级演员,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毕竟她真的知道丈夫的才华,只是为丈夫感到可惜。
反倒是莫梓江对此倒没有什么太大的看法,在职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听安排,退休后就和妻子养养花花草草,顺便看看当年两个人的奖牌和剧照,回忆着他们的年少青春。
直到2023年,85的莫梓江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的追悼会上,那首他生前常听的《蝴蝶泉边》缓缓流淌,就好像他从未离开一样。
在他的墓碑上,也没有太多的内容,更没有他生前的辉煌,只有简单的一句“好茶不怕山路远”,短短的一句话似乎就代表了他的一生。
参考资料:
莫梓江——百度百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