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春晚舞台走下,又悄悄登上了另一座“高峰”
春晚的记忆还停留在她温润的声音里,可如今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镁光灯前的主持人。
4月7日,一则音乐剧建组的消息引起关注。那部名为《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原创剧目,正式开始排练。而这次,周涛出现在了幕后——她是总制作人。
这个身份,对于熟悉她的人来说,既陌生,又合理。
从央视离开已是九年前。那一年,她没有举办告别仪式,也没有说“暂别舞台”,只是默默从大家熟悉的晚会主持人,变成了一位文艺活动的组织者。没有热搜,没有官宣,却一步步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更广阔的文化领域里。
她担任保利文化集团的艺术总监,也带领北京保利演出公司完成了多个大型项目。从开幕式到颁奖晚会,从音乐季到曲艺奖,她几乎参与了国内多个重量级舞台的内容打造。
她不再是那个“读台词的人”,而是设计舞台逻辑、把控艺术格调的人。
而这一次的音乐剧,不只是一个新任务,更像是她人生下半场的一种回响。她用短短一句话表明决心:“三个月时间,希望打造一部能留下来的作品。”
很多人问,为什么她要离开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位置?
也许答案藏在她这些年的选择里——
她并未“退场”,而是走向了更有创造力的位置。
她并未“转行”,而是把自己沉淀的修养投放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工作中。
她依然热爱舞台,只是这一次,她想亲手打造一个舞台,让更多新人、更多作品被看见。
在这个总制作人的岗位上,她更像是一位幕后建筑师,静静搭起一座属于当代观众的艺术空间。
从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到舞台背后的灯光,周涛一直在走路,也一直在成长。
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曾被“熟知”的名字,正在用另一个方式,再次让人敬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