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特种兵(二)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特种兵”,但存在一些精锐部队,执行特殊任务,类似于特种兵的角色。
今天继续盘点一下这些特殊部队。
秦锐士人数约1600人
秦锐士可以说是收到魏国魏武卒的影响,按照魏武卒的思路建立的,创立者为司马错。
秦锐士选拔标准极为严格,要求士兵步战能力超越魏武卒,马战能力能打败匈奴骑兵,装备精良,负重近80斤。
秦锐士的装备精良,包括全副甲胄、阔身短剑、精铁匕首、牛皮盾牌等。其编制分为六级,从五人为伍到千人队,层层递进,组织严密。主要战绩有: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白起带领秦锐士斩杀魏军20万,俘虏魏军主帅公孙喜,几乎全歼魏武卒;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锐士大败赵国边骑,斩杀赵军近45万,赵国元气大伤;
鄢郢之战(公元前278年):秦锐士攻破楚国鄢城和郢都,迫使楚国迁都;
秦锐士的战斗力得到了战国末期荀子的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秦军
陷阵营人数约700
由吕布麾下大将高顺创立,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每战必胜。
全军仅七百余人,但装备精良,铠甲兵器皆为精练齐整,作战勇猛,攻无不克。
高顺是陷阵营的指挥官,他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贿,以忠诚闻名。他治军有方,但不受吕布重用。
主要战绩有:
平定郝萌叛乱(196年):吕布部将郝萌发动叛乱,高顺率陷阵营迅速平定叛乱,斩杀郝萌;
击败刘备军(198年):高顺率陷阵营攻击刘备驻扎的沛县,击败刘备军,俘虏刘备妻儿;
大败夏侯惇(198年):曹操派夏侯惇支援刘备,但被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击败,夏侯惇甚至被射伤一目;
高顺
燕云十八骑燕云十八骑是隋末时期幽州太守罗艺麾下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最早见于演义小说《隋唐英雄传》和地方志记载。
燕云十八骑最著名的战绩是对抗突厥入侵。据传,突厥大军曾入侵罗艺统治的冀州,罗艺派遣燕云十八骑作为先锋,结果突厥军队被击败,一路逃回草原。
尽管燕云十八骑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被描绘得极为传奇,但在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其形象更多地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
燕云十八骑
白袍军千军万马避白袍
白袍军是南朝梁时期名将陈庆之率领的精锐部队,因士兵皆穿白袍而得名。白袍军的规模约7000人,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组成。
徐州之战(525年):陈庆之首次领兵作战,率领2000白袍军击溃北魏2万大军,大获全胜;
北伐洛阳(529年):陈庆之奉命护送北魏降将元颢北归称帝,率领7000白袍军一路北上,连克32座城池,经历47次战斗,无一败绩;
在北伐洛阳后,白袍军因遭遇山洪而全军覆没,陈庆之侥幸逃生,伪装成僧人返回南梁。
白袍
白杆兵
白杆兵是明末由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及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
其名称来源于所使用的白杆长矛,这种长矛由结实的白木(白蜡树)制成,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可砍、可拉、可锤击,必要时还可连接成攀爬工具,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白杆兵的士兵主要由当地土家族人组成,训练严格,战斗力极强。
秦良玉出身于军事世家,擅长骑射、兵法,治军严明,白杆兵因此成为明末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
平播之战(1600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九个生苗部落反叛,围攻成都。秦良玉与马千乘率领3000白杆兵参与平叛,凭借其特殊的装备和山地作战能力,白杆兵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给予叛军沉重打击,最终协助官军平定了叛乱。
浑河血战(1621年)在后金入侵辽东的背景下,秦良玉派遣兄长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领白杆兵支援沈阳。在浑河之战中,白杆兵与后金精锐部队血战,虽然最终全军覆没,但给后金造成了重大杀伤,八旗军中的多个精锐部队在白杆兵面前败下阵来。
勤王之战(1630年)崇祯三年,皇太极入侵京师,秦良玉奉命勤王。她率部日夜兼程,成功收复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师之围。崇祯帝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赐予厚赏,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秦良玉作为白杆兵的领导者,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