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懵了!看中美互征关税的领域,别人还以为中国才是发达国家呢!
世界越来越魔怔了......
最近中美互征关税打得相当火热,但是仔细一看,好家伙,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领域几乎都是专挑农产品打,而美国却专盯高科技卡,这画风简直魔幻:中国仿佛成了手握核心科技的“发达国家”,美国倒像是要靠卖粮食过活的“第三世界”。
难不成我们这么富裕了?
“现在中美相互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这气氛怎么搞得这么暧昧[捂脸]
也有人表示:“美国确实有高科技,但已经不多了,为了保护他们本土的科技只能开始疯狂打压中国科技了”
最扎心的还是这个评论:“美国出口到中国产品,基本都有平替版本,但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可找不到平替版本,最多只能找得到换标签的二三四五六七八手货。”
这些评论看着是很提神,但是真相,其实远没这么简单。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清单里,小麦、玉米、液化天然气(LNG)是三大主力。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背后却有着很深的政治考量:
1. 农业州是共和党票仓:艾奥瓦州的大豆农、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气巨头,都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今天中国的一纸关税令,就能直接让美国农业州对华出口暴跌,几十万农民收入缩水。举个例子,此前中国对美加征一轮关税后,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量从2月的每周2000吨断崖式跌至3月底的54吨,降幅超99%,
这种“打蛇打七寸”的策略,可比打硅谷的科技公司更让华盛顿肉痛。
2. 能源反制:此前中国对美LNG加征15%关税后,美国对华出口份额从2024年的5.4%进一步归零,反倒是卡塔尔、俄罗斯通过长期协议扩大对华供应,不但巩固了中国能源多元化的安全屏障,连带着俄罗斯、中东也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中国打农产品根本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用最低成本撬动美国政治杠杆。毕竟,让特朗普的票仓跳脚,可比制裁苹果、波音见效快得多。
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电动车100%、半导体50%、光伏组件79%,招招冲着“中国制造2025”的命门。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美国没高科技”,而是“怕自己以后没有了高科技”。
举个例子,美国对14纳米以下芯片加征50%关税,并联合荷兰、日本限制光刻机出口。这种“技术断供”策略源于中国在成熟制程的绝对优势——中芯国际占据全球50%产能,且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若中国实现28nm全产业链自主化,美国相关企业将损失320亿美元年收入。
又比如,中国电动车成本比特斯拉低40%,此前拜登政府将电动车关税提至100%,实则是为掩盖本土车企竞争力不足,毕竟中国科技是真能革了老美的命。
说白了,美国加税不是因为“技术领先”,而是因为技术优势正在崩塌。
短期看,关税战让中国出口承压,美国通胀高企,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长期来看,中国正在加速技术自主化,半导体自给率从2019年的5%跃升至2024年的35%,7纳米芯片量产打破技术封锁,RCEP推动区域贸易成本下降15%,东盟连续五年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美依赖度压至11.2%(2001年为15.8%)的历史低位,其中对美出口占比14.6%,进口占比6.3%,均为2001年来最低。通过墨西哥转口、稀土管制等组合拳,中国在关税战中构建起‘多源替代+制度反制’的护城河。
而美国因为盟友利益分歧、产业空心化无解(台积电美国工厂延期三年),最终可能像大萧条时期一样,把自己拖进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潭。
有一个暴论——我方可能正在用农产品关税逼美国农民造反。[泣不成声]
(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