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被打得举起白旗,莫迪又挨了中国一记“重拳”,一天内遭遇双重打击
5月7日,对印度来说可不是个好日子,他们先是偷袭巴基斯坦时吃了大亏。紧接着,中国又宣布对印度的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一天之内,其军事和经济双双受挫,莫迪这回可真是"祸不单行"。
第一记“重拳”:偷袭巴基斯坦,结果自己损失惨重
5月7日当天凌晨,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袭击,随后双方爆发激烈冲突。没想到,主动挑事的印军反而栽了大跟头——多架先进战机被巴军击落,其中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每架价值超过2亿美元。
更丢脸的是,部分印军前线哨所被巴方打得撑不住,竟然举白旗投降,特别是相关视频在网上疯传,让印度国内一片哗然。
但值得注意的是,“巴铁”本次使用的装备,是来自中国制造的,而印度则依赖欧美装备。这次冲突的结果,无形之中给中国武器做了一次"实战广告",证明中式装备完全能压制西方武器。印度本想秀肌肉,结果却把自己的短板全暴露了。
第二记“重拳”:中国对印度化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就在印巴冲突的同时,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从印度进口的“氯氰菊酯”(一种常用杀虫剂)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166.2%。这意味着,印度这款产品在中国的售价将大幅上涨,竞争力直线下降。
要知道,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氯氰菊酯生产国,占全球8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是其重要买家。过去几年,印度企业以超低价向中国倾销,导致中国本土企业生存困难。在经过一年的调查,中国最终决定出手,从而来保护国内产业。
这一决定对印度打击不小,因为中国是印度化工产品的重要市场。现在突然被加税,印度相关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困境。
印度为何接连吃亏?自己作的!
有人猜测,中国选在印巴冲突当天宣布加税,是不是故意"补刀"?其实真不是。这次反倾销调查早在一年前就启动了,纯属巧合。但印度最近的一些做法,确实让中印经贸关系变得紧张。
比如,就在上个月,印度突然对中国钢铁加征12%的关税,摆明了是针对中国产品。印度钢铁企业甚至公开承认,这么做就是为了"阻止中国廉价钢铁冲击本国市场"。如今中国对印度化工产品加税,不过是正当的反制措施,合情合理。
总结:印度该反思了
一天之内,印度在军事和经济上同时栽跟头,表面看是运气不好,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决策出了问题。
在军事上:贸然发动袭击,结果装备和战术都跟不上,反而自取其辱。
在经济上:长期低价倾销,破坏市场规则,最终遭到反制。
莫迪政府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抱怨别人"趁火打劫",而是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自己的策略,总是事与愿违?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恐怕类似的"黑色星期三"还会再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