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第4次飞行,美媒罕见承认:F47持续落后,歼36已连破多个记录

清凌说世界 2天前 阅读数 305 #国际

3月26日,歼-36又飞了一次,这是它曝光后的第四次试飞,更夸张的是,两天内它就飞了两次,这节奏在美国那边想都不敢想。

美国有个挺有名的军事网站,叫《军事观察杂志》,3月30日发了篇报道,直截了当说中国的六代重型战斗机把F-47甩得老远。

歼-36这次试飞视频里露出个大亮点:三发动机设计,这玩意儿听着就挺硬核,意味着飞机能装更多武器,雷达更先进,航程也拉得更长。

文案|编辑:清

数据上,F-22和F-35的作战半径也就1000公里左右,歼-20能到2000公里,而六代机的目标是3500公里以上,歼-36正好卡在这个线上,妥妥地刷新了好几项纪录。

反过来瞧瞧F-47,情况就有点尴尬了,美国空军今年3月刚把六代机项目招标搞定,波音拿下了合同,按说这该是个好消息,可业内人士都知道,波音这几年在航空项目上翻车的次数不少,管理乱七八糟,研发能力也让人捏把汗。

F-47的编号是定了,但到现在连个像样的原型机都没影儿,美方之前说2020年飞过什么“X”系列验证机,可那离正式服役还差得远呢。网上还有人吵得热火朝天,说F-47是不是已经偷偷服役了,但美媒自己出来打脸,承认这东西压根没跟上歼-36的步子。

说到研发速度,中美差距就更明显了,拿五代机做个对比,歼-20从2011年首飞到2017年进部队,前后就6年,F-22呢?1990年YF-22首飞,2005年才正式服役,整整15年。F-35也好不到哪去,从首飞到量产花了十几年。中国这边效率高得吓人,歼-20项目证明了他们能把周期压缩到美国的一半以下。

有人算过,按照这个速度,歼-36要是保持势头,最快2031年就能进部队,F-47就没这么乐观了,就算今天首飞量产型原型机,按F-22的节奏推,2033年能用上就不错了,更现实点看,F-47还得拖到2035年之后,毕竟美国那套流程向来慢吞吞。

这背后,研发模式差别挺大,中国这边是集中力量干大事,目标定了就全力冲,资源调度快,决策也果断,歼-20的成功不是偶然,歼-36接着这个路子走,试飞频次高得像赶场子,技术验证一步到位。美国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体系更分散,军方、工业巨头、国会三方扯皮,进度拖着拖着就散架了。

F-47项目刚定下来时,有人吹它“最致命”,可到现在连个实物都没见着,光靠嘴说可不行。波音中标后,网上还有人拿它跟歼-36比,说什么“数字试飞”多牛,结果一看,歼-36都实打实飞上天好几次了,这差距不是吹几句就能抹平的。

再往深里挖,美国这边的麻烦不光是技术慢半拍,政治和工业问题也掺和进来了。波音能拿下F-47,多少有点特朗普的影子,他当年当总统时,就公开说过不喜欢F-35,觉得波音的F-18“大黄蜂”更好,还想让波音搞个隐身版顶替F-35。这话听着像玩笑,可后来波音真中标了,难免让人觉得这里面有他的个人喜好在使劲。

特朗普那几年推的“赢”学氛围,把美国上下搞得有点飘,啥事都先喊口号,实际干活却跟不上。F-47被吹成“明天就服役”,可现实是,波音连隐身战机的研发经验都没多少,直接跳到六代机,步子迈得太大,底子却没跟上。

波音这公司,战斗机项目基本靠收购来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撑着,自己搞隐身战机的本事几乎是零,F-47要是真按他们现在的状态弄,子系统研发、测试、整合,没个十年八载下不来。

美国航空工业有个老传统,新一代飞机得配新一代发动机,这又是个大工程,拖时间是肯定的,中国这边就不一样,歼-36直接拿歼-20的经验往前推,发动机、雷达这些早就开始并行开发,效率高得没法比。

未来咋走,现在也能看出点苗头,歼-36要是真在2031年服役,比F-47早个两三年是大概率的事。这段时间差看着不大,可在空军实力上就是压倒性的优势,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意味着歼-36能覆盖更大范围,带更多武器,雷达还能看得更远,打起来谁占上风一目了然。

F-47要是拖到2035年才出来,面对的就不光是技术差距,还有对手已经成熟的作战体系,想翻盘可没那么简单。美国这边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五角大楼加班加点研究对策,还拍视频给自己打气,说多造几架B-21就能解决问题,可这招糊弄不了谁,B-21是轰炸机,跟六代战斗机根本不是一个赛道。

两国竞争到这步,技术、效率、体系都在较劲,中国靠着快节奏和高执行力,把歼-36推得风风火火,美国却被自己的老毛病拖后腿。F-47项目能不能赶上,谁也不知道,但就现在这态势看,歼-36已经抢先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的几年,六代机的赛场估计还得热闹下去。

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
  •   野斑马  发布于 2025-04-03 01:15:33  回复该评论
    川建国说了,他下台前要装备一个中队的F47,建国的话还是要信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清凌说世界

清凌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