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透视华熙生物“变革阵痛期”,公司回应:逐步解决关键运营管理问题

半岛都市报 6天前 阅读数 8 #推荐

华熙生物“变革元年”,业绩遭遇转型“阵痛”。

近日,“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润连续第二年“双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78.13%。核心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1.62%,营收占比由61.83%降至47.84%。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

就战略调整及业绩现状等问题,华熙生物日前回复风口财经表示,当期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将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

营收、净利第二年“双降”

据年报披露,华熙生物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公司于2019年11月登陆A股。

华熙生物有三大业务,即原料业务(主要是透明质酸)、医疗终端业务(医美、医药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个人健康消费品业务)。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是核心业务。2024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营收的47.84%,毛利率为72.80%,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对业绩影响明显。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2024年,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毛利率为84.37%,同比增长2.27个百分点;原料业务收入为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毛利率为65.57%,同比增长0.8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营收的五成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管理变革成本、长期战略投入、前瞻性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创新性业务投入、消费品业务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4月15日,华熙生物回复风口财经记者采访函表示,当前,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风口财经记者了解到,3月3日,“华熙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发表内部讲话。

文章指出,最近两年华熙生物有比较大的业绩调整,调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造成的,更大的原因是组织、人才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而主动踩了刹车”。

华熙生物自称全面变革始于2023年,在2024年进入“变革元年”。这一点也体现在业绩上。

2023年,公司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0.76亿元、4.9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45%、42.44%。2024年,为华熙生物连续第二年营收及利润“双降”。

2019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及增速。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值得注意的是,赵燕表示,目前华熙生物依然没有走出危机,但这种危机并不是因为业绩下滑,而“在于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允许的速度,已经到了必须出重手整顿的时候。”面对之前宽松的企业管理滋生的内部问题,她表示公司已经开始“刮骨疗毒”,要求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销售费用占总营收45.88%

2024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占总营收的58.14%,较前一年增加了3.26个百分点。

2024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为24.6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5.88%。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作为对比来看,A股和港股申万“医疗美容”二级行业中,与华熙生物营收邻近的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为55.38亿元)和爱美客(2024年营收为30.26亿元),二者销售费用分别为20.08亿元和2.7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6.26%和9.15%。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下降13.31%至24.64亿元,主要是对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其中,渠道及推广宣传费同比降低23.04%至13.77亿元。

华熙生物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销售费用方面的调减得益于公司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在保障市场推广效果的同时,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公司也正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际上,2023年以来华熙生物已开始对销售费用进行管控。2023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28.42亿元,同比下降6.79%。

2024年10月17日,“华熙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大家的一封信》。文章指出,2024年华熙生物聘请IBM管理咨询团队,用时4个月对公司进行了全面调研及系统诊断,并发布了48个变革项目。

华熙生物在年报中披露,(2024年)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

这也导致公司管理费用激增。2024年,华熙生物的管理费用为6.58亿元,同比增长33.77%。

2019年至2024年,华熙生物年度管理费用总额及增速。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其中,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加4398万元至2.78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董事长、总经理赵燕的报酬总额为222.82万元,相比2023年增加20.33万元;副总经理刘爱华报酬总额为335.04万元,增加152.95万元;董事、副总经理郭学平报酬总额为343.18万元,增加248.51万元;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报酬总额为622.13万元,增加529.6万元;董事、业务副总裁樊媛、邹松岩报酬总额分别增加245.12万元、135.91万元至331.41万元、198.60万元等。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官网

风口财经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华熙生物已有多名高管及核心研发人员的职务发生变化。2025年3月18日,华熙生物审议通过《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调整以及聘任的议案》。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作为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2024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8.68%。

华熙生物表示,2024年,公司在研项目310个,研发投入合计4.66亿,同比增长4.46%,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应用场景涉及化妆品原料、医疗器械、功能食品、医疗美容等。

计提资产减值1.89亿元

年报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1.89亿元。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和外部经济形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华熙生物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这一举措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

商誉方面:

2022年,华熙生物收购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益而康”)51%的股份,布局胶原蛋白产业。2024年,益而康营收3936.21万元,净亏损564万元。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2024年,益而康主要财务数据。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经评估,华熙生物对益而康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408.88万元。截至2024年末,华熙生物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74亿元。

存货方面:

2024年,华熙生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670.39万元,较2023年(4847.78万元)大幅增长。其中,库存商品减值6294万元(占82%),原材料减值1376.39万元,显示终端产品滞销风险高于原材料。

截至2024年末,华熙生物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2.48亿元(2023年为11.35亿元)。

应收账款方面:

2024年,华熙生物计提应收账款(2600.64万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合计2980.98万元。以应收账款为例:

分境内外企业来看,2024年,公司应收境内企业客户4.57亿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占32.21%,逾期360天以上的占12.66%;应收境外企业客户1.77亿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占45.95%,逾期360天以上的占2.9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单项计提坏账客户达19家,合计374.48万元应收账款“预计无法收回”,100%计提。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截至2024年末,华熙生物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43亿元,坏账准备余额为9431.26万元,占比超17%。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的13.57次下降至2024年的10.85次。

对于客户信用评估体系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如何保证应收账款健康等问题,华熙生物给予相关回应。

2025年,华熙生物“变革”成效仍待观察。后续,记者将密切关注华熙生物公司动态及业绩情况。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张亭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半岛都市报

半岛都市报

半岛都市报是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