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能顺利掌权47年?有这3张王牌在手,没人可扳倒她

古历史汇 2个月前 (02-14) 阅读数 17 #历史

在近代那波澜壮阔又充满沧桑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这个名字,始终如同一个沉重的阴影,笼罩着华夏大地。她掌权的47年,是风云变幻的47年,是在屈辱与挣扎中艰难前行的47年。究竟是什么,让她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稳坐权力之巅,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呢?

时光回溯到清王朝的风雨飘摇之时。当时,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烽火正燃遍大江南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西方列强的侵略步伐也日益急促,如同一头头凶猛的巨兽,妄图吞噬这片古老的土地。慈禧太后,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起初,慈禧太后在权力斗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和狠辣。咸丰皇帝去世后,按照遗命,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开始摄政,同时顾命八大臣辅政。然而,这八大臣却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对慈禧和慈安的意见毫不放在眼里。慈禧怎能忍受这样的待遇?于是,她暗中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震惊朝野的辛酉政变。

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中,八大臣或被处死,或被革职,慈禧太后在眨眼之间便掌握了清朝的大权。此时的她,如同草原上展露出獠牙的雌狼,让所有人都不敢轻视。

掌握大权后的慈禧,并未满足。她深知权力的滋味,也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她的地位。恭亲王奕訢,这位曾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议政王的宗室大臣,逐渐在朝中有了自己的势力,对慈禧的权力构成了威胁。1865年,在慈禧的精心策划下,奕訢被革职。慈禧再次以她那毫不留情的手腕,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若说慈禧对大臣们的手段已足够让人胆寒,那么她对待亲人的冷酷无情,更是令人发指。同治皇帝,作为慈禧的亲生儿子,他的命运同样悲惨。同治皇帝在位13年,由于种种原因,他在20岁(1874年)便过早离世,未能得到慈禧长久的庇护。

而光绪皇帝,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在光绪尚年幼时,慈禧太后开始摄政。光绪皇帝即位于1875年,在位34年。在光绪皇帝成年前后,慈禧太后一直掌握着实权,她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清朝的朝政。

1898年6月11日(戊戌年),一场旨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戊戌变法拉开了帷幕。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西方典籍,传播新思想,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以及开设新学堂等。这是一场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之间的激烈角斗。

维新派希望通过这场变法,让清王朝走上富强之路,走向近代化。然而,守旧派毕竟根深蒂固,势力庞大。1898年9月21日,在颐和园中的慈禧太后,在守旧派老臣的推动下,突然发难。她迅速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而维新变法的另外两名倡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了法国和日本。这场仅仅持续了103天的变法运动,就这样在慈禧太后的残酷镇压下宣告失败。

在这场斗争中,守旧派获得了胜利,慈禧太后因坚守传统、维护旧有秩序而重新获得了守旧势力的拥护,她在权力之位上稳如磐石。

慈禧太后掌权47年,她的手段狠辣、权力斗争的胜利以及对守旧势力的维护,都为她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然而,她的统治并未给中国带来繁荣与进步,反而在她的手中,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回顾慈禧太后掌权的历史,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明白权力若被滥用,只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如今,我们应以史为鉴,坚定地追求现代化、民主和法治,让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古历史汇

古历史汇

知历史,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