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顾城杀妻后自尽,留下他极厌恶的儿子,如今活成他所愿的样子

科普启示纪 2天前 阅读数 48 #国际

1993年10月8日,中国诗坛上赫赫有名的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谢烨,随后自杀身亡,留下了他们年仅5岁的儿子顾杉木。这件事当年震惊了海内外,不仅因为顾城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更因为这桩血案背后的复杂情感和人性纠葛。

多年过去了,顾城的儿子顾杉木已经长大成人,过上了跟父亲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甚至可以说,他活成了顾城临终遗愿里希望的样子——“愿你别太像我”。

顾城的诗和人生

顾城,1956年9月24日生在北京,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大人物。他的老爸顾工是个军旅诗人,老妈梅洁也搞写作,家里氛围挺文艺的。

顾城从小就对诗感兴趣,天赋也高得离谱,12岁就写出了那首有名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几句诗简单又深刻,后来成了很多人心里的经典,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1970年代末,顾城跟北岛、舒婷这些人一起搞了个“朦胧诗”运动。当时国内的诗坛死板得很,他们这帮人跳出来,推崇自由、个性,把诗歌从老套路里解放出来。顾城的诗风清新干净,还带点哲学味儿,大家都叫他“童话诗人”。1980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出了《黑眼睛》《北方的孤独者之歌》等好几本诗集,粉丝一大堆。1985年,他还进了中国作家协会,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风头正劲。

但顾城这人的性格跟他的诗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平时不爱说话,敏感得要命,还有点偏执。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像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这种性格后来在生活里埋下了不少雷。

顾城和谢烨的婚姻

1979年,顾城在火车上认识了谢烨。谢烨比他小两岁,上海人,外语系的高材生,长得漂亮又有才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谈上了。不过谢烨家里死活不同意,觉得顾城没正经工作,性格还怪,不是靠谱对象。

顾城为了证明自己有多认真,居然在谢烨家门口搭了个木箱子,风吹雨打住了四年。这份执着最后打动了谢烨的家人,但他们提了个要求:顾城得去医院证明自己精神没问题。他过了这一关,1983年8月5日,两人结了婚。

婚后,谢烨基本上把自己的生活全献给了顾城。她放弃学业和事业,帮他整理诗稿,管家务,成了他创作的支柱。

1988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叫顾杉木,小名叫木耳。但顾城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他控制欲特别强,要求谢烨随时得在他眼皮底下,稍微不顺他意就发火。创作的时候,他不许家里有一点声音,谢烨稍微出点差错就被他骂。

对儿子顾杉木,他更是冷淡得不行,觉得孩子会抢走谢烨的注意力,影响他写诗。所以他硬是把顾杉木寄养到别人家,谢烨舍不得也没办法。

婚姻里的第三者

1986年,顾城在北京参加诗歌会,认识了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李英。李英年轻漂亮,对顾城的诗崇拜得不得了,主动追他。顾城一下就被她的热情迷住了,很快就跟她好上了。

他给自己编了个浪漫的说法,说自己是贾宝玉,李英是林黛玉,谢烨只是个现实的薛宝钗。1987年,顾城夫妇准备出国前,李英当着谢烨的面哭着表白,顾城还公开说李英跟他“天生相似”,谢烨只是他“塑造”出来的。谢烨没吭声,忍了下来。

1988年,顾城和谢烨移民到新西兰,定居在激流岛上。谢烨居然主动帮李英办了出国手续。1990年,李英到了新西兰,跟他们住一块儿。从那以后,谢烨在家干活跟个保姆似的,顾城和李英光明正大谈恋爱。

顾城还幻想过建个“女儿国”,自己当唯一的男人。这种畸形的关系让谢烨压力山大。她给家里写信,说自己只想要“生活的自由”,甚至可能想通过李英来分担顾城的控制。

1992年,顾城和谢烨去欧洲讲学,李英趁机跟一个外语老师跑了。顾城回来后受了很大打击,整个人情绪很差,经常拿谢烨和顾杉木撒气。谢烨这时候已经彻底失望了,她认识了个华裔学者陈大鱼,两人慢慢有了感情。她开始计划跟陈大鱼走,彻底离开顾城。

1993年10月8日,谢烨准备跟陈大鱼离开那天,被顾城发现了。那天早上,他情绪彻底失控,用斧头砍死了谢烨。谢烨倒下后,顾城跑到院子里,在一棵树上用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顾城的姐姐顾乡听到动静赶过来,看到满地血,赶紧报警。谢烨被送到医院的路上就没救回来。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一个写出那么美诗的人能干出这种事。

悲剧的根子其实早埋下了。顾城是个早产儿,小时候头40天都在暖箱里,没跟父母亲近过,可能从小就缺安全感,性格越来越偏执。

他把李英和谢烨当成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李英跑了已经伤了他一次,谢烨再要走,他完全接受不了。他觉得自己是个纯粹的诗人,生活上什么也不会,连诗稿都是谢烨帮他整理的。德国汉学家顾彬说过:“没了谢烨,就等于没了顾城的语言和他的存在。”谢烨要离开,对他来说是天塌了。

顾杉木的成长

悲剧发生时,顾杉木才5岁,在岛上朋友家待着,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顾城的姐姐顾乡把他接走,带离了激流岛,负责养他长大。她不想让孩子背负父母的过去,每次顾杉木问起,她就简单说父亲是诗人,母亲很温柔,其他都不提。她也不让顾杉木接触顾城的诗,怕他被那些东西影响。

顾杉木在新西兰长大,每天坐渡船去岛外上学,顾乡接送。顾乡的儿子弥乐跟他关系最好,算是他唯一的亲人。因为长期寄养,加上周围没什么中文环境,他的汉语慢慢忘了,跟爷爷顾工联系也不多,感情很淡。他对文学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喜欢理工科,爱摆弄机械、研究数学。

2006年,顾杉木18岁,考进了奥克兰大学工程系,成绩特别好。学费是朋友们给他建的“木耳基金会”出的。顾乡这时候才把父母的事告诉他,还给了他顾城的遗书。遗书里写着:“爱你,你妈妈,没有你们就不能活。”还有一句:“愿你别太像我。”顾杉木看了也没什么特别反应,可能因为他小时候的记忆太模糊,对父母没什么深刻印象。

大学毕业后,顾杉木在新西兰一家IT公司当程序员,生活很普通。听说他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在当地华人社区还挺活跃,虽然不会说中文。他对父母的了解基本靠网上的资料,悲剧对他的人生影响不算大。

顾城是个天才,也是个矛盾体。他的诗感动了无数人,可他自己的生活却一团糟。谢烨为他付出了一切,最后却没换来好结果。顾杉木从小没了父母,却没被阴影拖垮,活成了跟顾城完全不一样的人。这可能就是顾城留给他的唯一安慰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科普启示纪

科普启示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