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战略转向, 多国政要密集访华开启对华合作新纪元
2025年3月28日,法国外长巴罗结束为期两天的北京行程,与中方签署《中法数字主权合作备忘录》。这已是本月第三位访华的欧洲高层官员,此前葡萄牙外长兰热尔、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接连抵京,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宣布将于4月开启任内第三次中国行。
这场“欧洲外交季”背后,是欧盟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的集体战略突围。3月15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输美商品全面加征25%关税,涵盖汽车、奢侈品、农产品等核心产业。
欧盟委员会测算显示,此举将使欧洲每年损失1800亿欧元出口额,仅德国汽车业就将裁员12万人 。荷兰央行警告:“若美欧贸易战升级,欧元区2025年GDP恐萎缩1.3%。”
面对生存危机,欧盟多国启动“东方攻略”。法国率先行动:巴罗外长访华期间,空客集团与商飞签署协议,将在天津增设第二条C919复合材料生产线,此举可规避美国对华技术封锁 。西班牙则瞄准农产品出口,桑切斯亲自为伊比利亚火腿直播带货,推动对华肉类出口配额提升30%。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至少14个成员国拒绝拆除华为5G设备。德国电信在慕尼黑启用全华为架构的6G试验网,其CTO直言:“中国技术领先美国18个月” 。更令华盛顿震惊的是,欧盟3月22日通过《国防自主法案》,明确未来五年暂停采购F-35战机及“爱国者”导弹系统,转而与中国电科集团洽谈雷达技术合作。
经贸数据印证转向:2024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900亿欧元,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对欧出口激增47%。葡萄牙在对华电动汽车关税表决中投下关键弃权票,换来中方承诺投资20亿欧元升级锡尼什港,该港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地中海的枢纽 。
曾高举“去风险”大旗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改口称“中欧应共建产业生态圈”。其政策团队测算发现,若完全跟随美国对华脱钩,欧盟半导体产业将因稀土断供损失240亿欧元。压力之下,欧盟批准中广核参与罗马尼亚核电项目,打破十年来的能源合作禁忌。
面对欧洲“向东看”趋势,特朗普紧急派出共和党参议员戴安斯访华,以推迟对华第三轮加税为筹码,要求中方限制对欧技术转让。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既无意愿恢复《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也难以匹配中国对欧投资规模,2025年首季,中企在欧洲并购金额已达美资的3.2倍 。
当欧盟27国代表齐聚北京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时,布鲁塞尔智库的评估报告写下注脚:“选择中国不是投降,而是欧洲找回战略自主的必经之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