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孩独闯可可西里,狼一路尾随,5天后狼和秃鹫分食了她
可可西里是什么地方?
它位于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的地区。
但可可西里气候环境严酷、江河湖泊纵横、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被称为“人类的禁区”。
去往可可可西里探险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登珠峰。
但是2022年,27岁的女博士黄丽玲不顾家人阻拦,独自前往无人区冒险,七天后离奇失踪。
就在搜寻25天后,警方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发现了一堆骨骸。
通过DNA鉴定,确认这些骨骸属于黄丽玲。
那么,一个女生为何会选择独自踏上如此危险的旅程?她死前又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8年的7月,黄丽玲的硕士文凭即将到手。
这时她需要一篇漂亮又有特色的论文,而可可西里之行便成了她锁定的目标。
黄丽玲向导师分享了她的计划,导师给予了她肯定,还鼓励她的想法富有特色,充满新意,一定会写出一个优异的论文。
然而,父母对黄丽玲的独行计划充满担忧,害怕她独自前往可可西里可能面临的未知风险。
但出于对女儿成长的尊重,以及她从小展现的独立精神,他们最终选择了放手,让黄丽玲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黄丽玲抵达青海后,迅速行动起来,她租了一辆吉普车,购置了必备的户外装备,踏上了前往可可西里的征程。
可可西里,这片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地的神秘土地,它是天堂也是地狱,它是信仰的圣地,也是生命的敬畏之所。
在青海稍作休整后,黄丽玲驾驶着她的四驱越野车,油箱满载,从格尔木出发。
她沿着109国道穿越昆仑山口,最终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心脏地带。
正值盛夏,午后的温度飙升至四十多度,烈日炙烤下,黄丽玲感到自己仿佛被抽干了水分,脸上的皮肤因酷热而脱皮。
在海拔4000米的低氧环境中,她仅仅走了不到一小时,就感到胸闷、呼吸急促,几乎无法继续前行,她不得不服用了一些中暑的药物。
第二天,黄丽玲再次启程深入可可西里,但她的车不慎陷入泥地,无法启动,她只能收拾行李,选择独自徒步前行。
没有了车辆的代步,体力迅速耗尽,更糟糕的是,她的指南针失灵了。
在这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失去方向意味着生死一线。
她平复心情,决定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进,但没有注意到,有未知的生物正悄然接近。
到了第三天的夜晚,她突然意识到有几只狼在她的帐篷周围徘徊,眼冒绿光。
黄丽玲瞬间汗毛直立,不敢发出声音。
绝望之际,黄丽玲急忙脱下外套,用打火机点燃,火焰瞬间吓退了狼群,但黄丽玲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在黄丽玲的第四天日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她深切的绝望与无尽的懊悔。
“沿途,我目睹了无数白骨,野牦牛的巨大双角、藏羚羊的长角、野马的骨架,还有人类骷髅那空洞的双眼。”
她写道:“我呕吐不止,全身颤抖,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家,回家……”
“气温低得惊人,她车子无论如何也发动不起来……
黄丽玲又看见了那群狼,不远处的天空中,秃鹫在盘旋。
当秃鹫出现的那一刻,黄丽玲似乎已经预感到,一切都已来不及。
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黄丽玲与外界的联系中断多日,她的导师感到不安,于是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
得知女儿早已出发,且音讯全无,黄家父母焦急万分,立即前往青海,组织了一支搜救队,深入可可西里,希望能找到黄丽玲的踪迹。
然而,当搜救队抵达可可西里深处时,他们只找到了一顶帐篷,以及距离帐篷一百多米外山坡上的一堆白骨和一个背包。
打开背包,里面是黄丽玲的身份证明。
搜救队找到她的吉普车时,发现车窗已被撞碎,车内物品散落一地。
在车旁,黄丽玲的笔记本已经破损,上面沾有泪痕与血迹,一页页记录着她五天来的心路历程与所见所闻。
这不仅是她的日记,也成为了她最后的遗言,向世人诉说着可可西里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渺小得如一粒尘埃。
很多时候不是凭着自己的一腔孤勇,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在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前,选择远离危险、敬畏自然,珍惜生命,才是上上之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