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这个城市的首脑机关,让我十分震撼
一个很意外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东南亚贸易签字仪式。耳闻目睹了这座美丽省城在过去的一年里,真可谓异军突起,一下长高了,长得好快。
见有几位手上拧着公文包的人从连接一幢大楼侧门的一条羊肠小道穿过来,我出入好奇,赶紧去打探一下。
当确认自己已经到达市委之后,我才发现昆明市委市政府根本就没有大院和围墙。地铁直通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地铁站口直接建在离市委大楼门前约20米的地方。
再细致观察了一下,发现这里所有的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如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等大楼都完全没有任何围墙,除市委大楼有人值守外,其它大楼门前都空荡无人。
在林荫道上,只见有人三三两两地借景拍照,完全如同在公园一般逍遥自在。
在与当地人闲聊中得悉,此地过去是远郊区,一片荒芜。原市委市政府为了城市改造招商引资就是从市中心繁华地段搬迁过来了,建好大楼后既无围墙,也无大院,甚至栅栏也没有,彻底透明公开。
这一下,让我的内心感到十分的震撼。
因为在国内,几乎到处都是围墙的城市。而且,这样的“院子文化”普遍存在于中国城市的设计理念之中,也深深地植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围墙围出来的是什么?是院子。哪怕是居民小区,全都喜欢圈出一块地,建起一堵墙,围成一个大院,构建一个自成体系、壁垒森严的堡垒。
可是,在昆明开放的理念、开明的姿态、自信的风尚和设计风格的背后,展示的是对待城市空间的态度,她希望每一块空间都平等地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市民。
而这种态度反过来会传递给使用空间的人。这里,没有中国城市常见的那种用墙围出一个自成体系与外界隔绝的官员办公大院的格局。只有半人高的低矮植物隔成的绿化带,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进去,与其说是用来隔离的绿化墙,不如说是装饰景观更恰当。
在这里,市首脑机关办公楼东一处西一处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和周边的花草树林水乳交融纯情地融合在一起。它以开放、大度、包容和自信的姿态,与广大民众相融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道朴素无华的风景线。
你如果走累了,可以随意地坐在政府楼前的花坛沿上,歇歇脚、聊聊天……。也可以干脆在草坪上躺下来,就像是在自己家的客厅一样。你会觉得这个城市就是属于你的,就会感觉市民与公仆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归属感。
什么是“为民情怀”?没有围墙的机关就是很好的诠释。“为民情怀”是呼应百姓、吸引投资的“强磁场”。它能树立政府的感召力,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增强投资者的好感和信心。
而反观那些深藏在围墙里的大楼,还有武警站岗,给人们心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会觉得你是被排斥或被允许进入的,你最多也只是一个客人。
昆明这座城市真是开放、开明和大度,显示昆明治安良好、民众民怨甚少、社会稳定。官员完全不担心或害怕民众上访堵大门,这一点尤为珍贵。
我对昆明这座城市最初的好感,正是来自眼前这些独特的、和我以前熟悉的城市不一样的、让人心生欢喜的开明政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