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到底是属于贵州,还是属于广西呢
“三月三”,究竟是属于贵州还是广西?这个问题,就像一首没有结尾的山歌,引发着人们热烈的讨论。其实,三月三是多个民族共同的节日,在贵州和广西,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贵州望谟,“三月三” 历史超千年,2011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布依族的农耕生产和祖先崇拜,与人们对自然规律变化的周期性感知紧密相连,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春耕、春祭活动。这一天,望谟的主会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怀着对自然与祖先的虔诚之心,举行庄严的祭山神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彩斑斓的五色糯米饭,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古老记忆的承载,每一口都饱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传承。而摸鱼捉鸭等趣味活动,则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人们在欢笑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近年来,望谟 “三月三” 与现代文旅创新联动,发展紫茶产业,小小的紫茶成为乡村振兴的 “金叶子”。歌圩上,悠扬的布依族山歌,或讲述着古老的传说,或赞美着美好的生活,那质朴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传递着布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
目光转向广西,“三月三” 于 2014 年成为法定假日,也是壮族最大的节日。它的形成同样源远流长,融合了中原上巳节习俗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以及诗歌、祭典、稻耕等多种文化。广西 “三月三” 全民放假,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山歌声声,从山间田野飘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以歌会友,用美妙的歌声抒发情感、传递爱意。抛绣球、打扁担、打铜鼓、碰彩蛋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广西 “三月三” 还积极走向国际舞台,让世界看到了壮乡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一首首动人的山歌,就像纽带一样,连接着国内外友人的心 ,也成为广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贵州望谟 “三月三” 主要以布依族的文化特色为主,传承着布依族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通过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展现着布依族的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广西 “三月三” 则以壮族文化为核心,强调歌圩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凸显壮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影响力方面,两者都在不断扩大,望谟 “三月三” 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广西 “三月三” 凭借法定假日的优势和广泛的宣传,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从福利来看,广西人民在 “三月三” 可以享受两天的法定假期,大家可以尽情地参与到节日的庆祝活动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贵州望谟虽然没有法定假期,但 “三月三” 期间盛大的庆祝活动,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共同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
“三月三” 到底属于贵州还是广西?这或许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它是多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体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无论是贵州望谟的 “三月三”,还是广西的 “三月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绽放着民族文化的光芒,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我们不妨放下争论,共同欣赏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 “三月三” 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