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卤鹅哥”:他用一锅卤鹅征服全网,政府奖励10万背后有何故事?
4月的重庆荣昌,空气中弥漫着卤香。一位名叫林江的本地小伙,因为追着外国网红“甲亢哥”连投5城送卤鹅,不仅让家乡美食火遍全网,自己更是一夜爆红。10天抖音涨粉20万、政府授予“首席推介官”称号、报销行程费用并奖励10万元……这个被网友称为“卤鹅哥”的85后,究竟如何用一锅卤鹅改写命运?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利,他又将如何选择?
“追星投喂”意外走红:卤鹅哥的10天奇幻之旅
3月底,一则短视频让全网沸腾——重庆小伙林江带着自家卤鹅,从成都追到香港,只为给来华旅游的外国网红“甲亢哥”送上地道的荣昌味道。视频中,他捧着金黄发亮的卤鹅,用蹩脚的英语喊着“Try this!Chinese special!”,憨厚直率的模样瞬间圈粉无数。
短短10天,这场“美食外交”引爆流量。林江的抖音账号粉丝从16.8万飙升至37.5万,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破千万。网友调侃:“别人追星送花,你追星送鹅!”“甲亢哥被卤鹅‘绑架’了!”就连“甲亢哥”本人在蒙古国直播时也念叨:“想念卤鹅哥和他的鹅!”
爆红背后,是林江对家乡美食的执着。他自费跑遍五座城市,每到一个地方就联系当地朋友打听“甲亢哥”行踪。为了保持卤鹅口感,他随身携带保温箱和冰袋,甚至因赶路错过高铁。有粉丝问他图什么,他咧嘴一笑:“我就想让全世界知道,咱荣昌卤鹅不比潮汕的差!”
一只卤鹅的百年传承:为何能成为“重庆名片”?
荣昌卤鹅的走红绝非偶然。这道源自明末清初的美食,融合了客家移民的粤式卤技与川渝的麻辣风味,历经300年改良,早已成为重庆非遗瑰宝。正宗的荣昌卤鹅选用本地白鹅,肉质细嫩少脂,卤料需精准调配32味香料,熬制6小时高汤,再经“三浸三晾”工艺,最终呈现皮薄如纸、骨酥肉烂的独特口感。
地方政府更是将其视为“富民密码”。自2020年起,荣昌区开设卤鹅师培训班,累计培养2000多名专业技师,80%学员成功创业。政府还打造卤鹅产业园,贯通养殖、加工、电商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突破4亿元,带动5000人就业。如今,重庆卤鹅门店数量已跃居全国前三,甚至超越传统强市广州、汕头。
林江的爆火恰逢其时——当传统工艺遇上短视频时代,一道地方美食就此冲破地域限制。正如网友评论:“以前只知道重庆火锅,现在刷手机满屏都是卤鹅,看饿了!”
10万元奖励背后:小人物的大情怀
4月10日,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为林江颁发“首席推介官”证书时,宣布报销其五城行程费用并奖励10万元。面对镜头,这个朴实的汉子却红了眼眶:“这钱先还房贷,我的贷款已经拖欠几个月了。二手车年审也没钱办,平时只能借电动车代步……”
这番“大实话”引发热议。有人质疑:“政府奖励是不是作秀?”更多网友力挺:“他值得!这是实打实为家乡带货!”事实上,林江的短视频从不接商业广告,直播间卖的卤鹅利润微薄。他曾拒绝某品牌20万元代言邀约,理由很简单:“我只推自家鹅,不能坑粉丝。”
荣昌政府的奖励背后,藏着更深远的考量。近年来,当地通过“卤鹅师傅”劳务品牌培训、电商扶持等政策,让传统手艺成为乡村振兴利器。林江的走红,恰好为“政府搭台+民间发力”的模式提供了最佳案例。正如区委书记所言:“我们要让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都成为荣昌的代言人。”
从“草根网红”到“文化使者”:流量如何变“留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林江保持着清醒。他在直播中坦言:“网红就像卤汤,火候过了会苦,火候不到又不香。”如今,他计划用奖金开一家标准化卤鹅工坊,并免费培训贫困户。“光我一个人火没用,得让更多乡亲靠手艺吃饭。”
政府也在加速布局。2025年,荣昌将建成卤鹅文化博物馆,举办国际美食节,并推动卤鹅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与此同时,林江已着手办理签证,准备带着卤锅走向海外。“下次见面,我要让‘甲亢哥’在纽约也能吃上热乎的荣昌鹅!”
林江的故事,就像那锅慢火细熬的卤汤——没有惊天动地的秘方,唯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从追着网红跑的小贩,到扛起家乡招牌的“推介官”,他用最笨的方式证明:真诚才是流量的密码。而荣昌卤鹅的走红之路,更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唯有守住匠心、拥抱变化,才能让老味道飘香新世界。
此刻,林江正骑着二手电动车穿梭在荣昌街头。后座上绑着的卤鹅箱子,或许正载着下一个奇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