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胜利日庆典:中俄携手重塑国际格局,美“缺席”成时代隐喻

沐沐熬夜 1天前 阅读数 38 #推荐

2025年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可不只是一场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大秀”。17国高层齐聚克里姆林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却未获邀请,而中方贵宾将享受“最高礼遇”,这一对比实在耐人寻味。

俄罗斯把2025年胜利日定义为“全年国家级盛典”,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历史叙事强化国家凝聚力和国际话语权。苏联在二战中牺牲2700万人,这是俄罗斯构建大国身份的重要符号。但近年来,西方对二战历史“选择性遗忘”甚至“污名化”,比如北约国家淡化苏联贡献,乌克兰立法将苏联与纳粹等同。俄罗斯不得不以更强势的姿态争夺历史解释权。

此次受邀的17国名单虽未完全公开,但已知包括中国、印度、伊朗、部分中亚及中东国家。这些国家要么和俄罗斯有能源合作,要么和美国有矛盾。俄罗斯借此构建“非西方阵营”的集体记忆,想把胜利日从“俄罗斯的纪念”变成“全球反霸权斗争的象征”。

普京为中方贵客准备的“最高礼仪”,意义非凡,这是两国关系质变的标志。从经济上看,中俄贸易额2024年突破2448亿美元,能源合作从“买卖关系”转向“体系共建”,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60%以人民币结算,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交易量突破100亿,中俄正联手在美元霸权体系中撕开缺口。而且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对俄出口激增300%,填补了西方企业撤离后的市场空白,形成“俄罗斯资源—中国制造”的闭环产业链。

安全方面,普京在与王毅会谈中强调“不允许核战争”的联合声明,既是对美国核威慑政策的回应,也暗示中俄在战略安全领域达成更深默契。俄罗斯默许中国斡旋俄乌冲突,认可中国在欧亚安全事务中的调停者角色,这与过去俄罗斯主导独联体事务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意识形态上,中俄将2025年共同定位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通过“历史话语捆绑”策略,构建“中俄—全球南方”的历史解释同盟,对冲西方“民主VS威权”的叙事框架。

美国未被邀请,暴露了美俄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特朗普虽多次释放“联俄制华”信号,但俄罗斯不为所动。原因有三:一是美国能提供的筹码,俄罗斯已通过“向东转”战略找到替代方案,中国提供的技术转移、基建投资和战略支持更具价值;二是美国国会通过《2025年乌克兰防卫法案》,持续军援乌克兰,北约在芬兰的军事部署威胁俄西北边境,使俄罗斯确信美国对俄“遏制”本质未变;三是中俄已建立全方位合作架构,这种制度化合作产生的惯性,使俄罗斯难以承受“战略转向”的代价,而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反而加剧了中俄科技合作。

俄罗斯胜利日庆典成为检验各国外交立场的试金石。欧洲内部存在分歧,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想参会,但欧盟外交代表声称“参加俄庆典等于支持侵略”;乌克兰将俄乌冲突嵌入历史叙事战争,争夺国际同情;印度、沙特等国参与,是为平衡与西方关系,谋取更大议价权。

中俄互动的深远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推动欧亚大陆“去霸权化”,通过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平台,推动贸易本币结算、安全合作非联盟化、技术标准独立化;二是形成新型大国关系范式,既非传统军事同盟,也非单纯利益交换,而是“管控分歧+战略协同”的共生模式。

当普京在红场迎接中方贵宾时,这一幕将被历史铭记。中俄协作不再局限于对冲美国压力,而是开始定义新的全球规则。特朗普的“缺席”,恰似一个隐喻:单极霸权终将让位于多极共治,那些固守冷战思维的力量,终将被抛在时代的另一侧。

评论列表
  •   鱼毛  发布于 2025-04-22 14:45:37  回复该评论
    一个久久不胜利的民族会失去士气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沐沐熬夜

沐沐熬夜

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