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三野悍将一身傲骨,一生对粟裕表示不服气,晚年仍敢顶撞上级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指挥华野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绩,甚至可以说,蒋介石麾下的嫡系精锐部队,有一多半就是被华野歼灭的。
轻易不夸赞人的林彪,也曾说道:“粟裕是一个军事天才,尽打神仙仗。”
粟裕虽不是华野司令员,却是华野军事指挥上的真正一把手,华野司令员陈毅更像是粟裕的“政委”。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军事能力极其杰出的粟裕,三野上下自然是心悦诚服的,实则不然,三野一位悍将就在很长时间内,对粟裕不服。
他就是宋时轮上将。
提到宋时轮,后人们会第一时间想起宋时轮指挥的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让宋时轮彻底名扬天下。
不过,在谈到长津湖战役时,因为这场战役第九兵团伤亡超过五万人,因此,不少人会自然而然得将粟裕和宋时轮“比一比”。
后世不少历史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问题:如果是粟裕指挥,长津湖战役结果会不会大不一样,美军第一王牌陆战一师会不会被全歼,第九兵团伤亡后不会大幅度减少。
提到粟裕和宋时轮,人们不禁会想起二人之间的“矛盾”。
1947年,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陈毅担任一把手,粟裕则担任副司令员,而此前担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宋时轮,则成了华野第十纵队司令员,整编后,宋时轮职位低了,成为了粟裕下属,这让宋时轮内心多少是有些情绪的。
要知道,论资历,红军时期,粟裕是不如宋时轮的,职务,宋时轮很长时间比粟裕还高。
事实上,当时山东野战军很多将领对粟裕并不是很服气,宋时轮、许世友就是其中两个典型代表。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粟裕指挥华野取得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辉煌胜利,这让原山东野战军将领开始接受粟裕的领导。
要知道,这一年,华野可是足足歼灭了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而且这几十万人都是国民党军的精锐,譬如说,孟良崮战役歼灭的整编74师,可是号称蒋介石的“御林军”。
这个时候宋时轮对粟裕态度虽然有了转变,但是内心不服气的心思还是存的。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粟裕在布置战斗任务时,总是让他的老部下叶飞、王必成等人的纵队,负责攻坚,而宋时轮的十纵多数时候,则负责的是阻击。
在宋时轮看来,要想名扬天下,攻坚战才能体现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
事实上,宋时轮这种想法,完全是误会粟裕的,粟裕是一个纯粹的正直的军人,他内心根本没有山头主义。用自己老部下去攻坚,是因为对叶飞他们熟悉。
就以孟良崮战役为例,粟裕让叶飞纵队,主攻张灵甫的整编74师,正是因为粟裕了解叶飞纵队战斗力,此战凶险无比,粟裕必须要做到百分百稳妥,更何况,接手华野军事指挥权后,陈毅司令员是和粟裕交过底的,陈毅告诉粟裕,宋时轮的十纵比较擅长阻击。
二、粟裕力保宋时轮1948年,济南战役前夕,二人“矛盾”彻底激化。
粟裕在布置济南战役战术任务时,再次命令宋时轮的十纵负责阻击。
听到这,脾气火爆的宋时轮顿时起身道:“粟裕同志,因为连续征战,十纵伤亡惨重,武器装备不足,战士们非常疲惫,我本人身体也不好,希望粟裕同志可以批准我去东北休养一下。”
粟裕一下子就有些尴尬了,粟裕是一个内敛谦和的人,他没有因为宋时轮不配合就发火,而是点点头道:“宋时轮同志,十纵的情况我和陈毅司令员会考虑的。”
宋时轮说完,直接走出了会场。
这件事很快被毛主席知道了,毛主席大为光火,他气的要撤了宋时轮的职务,后来还是粟裕极力帮宋时轮说好话,毛主席才没有将宋时轮撤职,不过,粟裕力保宋时轮这件事,宋时轮很长时间都不知情。
建国前夕,宋时轮的确对粟裕有些意见,不过,随着二人并肩作战时间越来越长,随着粟裕创造了淮海战役等一个个大胜,宋时轮慢慢得对粟裕也心悦诚服。
三、宋时轮第一个请中央为粟裕平反关于宋时轮“不服”粟裕,网上还出现了一些没有真实历史资料支撑的文章。
这类文章写到,建国后,宋时轮仍然和粟裕“矛盾很大”。
一些文章写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宋时轮从此离开了一线野战部队,前往军事科学院任职,当时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宋时轮因为这事怪罪粟裕没有为自己说话。
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被严厉批评,虽然在毛主席、叶剑英等人保护下顺利过关,可粟裕总长职务被撤,从此也远离军队。
不久,粟裕前往军事科学院任职。
少部分文章在没有仔细查阅历史资料等情况下,他们写到,宋时轮在1972年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后,对同在军科院任职的粟裕多次刁难。
比如说宋时轮在院里孤立粟裕,下令亲属不得来院里任职,宋时轮还否认粟裕参与指挥了鲁南战役。
事实上,建国后,宋时轮和粟裕关系已经大大好转。宋时轮在建国前,因为种种误会,的确有些不服气粟裕,可是后来粟裕已经用辉煌战绩,让宋时轮慢慢对他心悦诚服。
宋时轮虽然脾气火爆,但是他绝不是背后一套的人,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他绝对做不出孤立粟裕,给粟裕穿小鞋这样狭隘的事情。
而且根据历史资料显示,1984年,粟裕去世时,宋时轮还亲自去了粟裕葬礼现场,宋时轮当着粟裕夫人楚青的面流下来眼泪说道:“是老首长一次次保护了我。”
十年特殊时期,粟裕在宋时轮处境艰难时,的确通过周总理,一次次保护了宋时轮这个老部下。
1987年,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宋时轮向中央提出为粟裕平反,这也是第一次有老同志在中央会议上提出粟裕平反问题。正是因为宋时轮这次发言,让中央开始重视粟裕平反问题,同年9月,中央指出,粟裕1958年所受的批评是错误,1994年,军委正式为粟裕平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