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老实忠厚,为何却是团队中人缘最差的?小时不懂长大才明白
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沙僧性格最为朴实可靠。他既没有孙悟空那种桀骜不驯的脾气,也不像猪八戒那样爱耍小聪明。可奇怪的是,他在团队中的人缘反而最不好,这是什么原因?
在唐僧的三位弟子中,孙悟空的人际关系最为广泛,他的朋友圈遍布天界、人间和冥界。相比之下,猪八戒虽然不及孙悟空那样交友广泛,但也不乏一些朋友。而沙僧则显得较为孤单,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圈。
在《西游记》中,沙僧虽然最不受欢迎,却是师徒四人中最老实可靠的一个。取经路上,他始终忠诚地跟随唐僧,表现得最为坚定。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的表现众所周知,一碰到难题就喊着要散伙,想回高老庄继续当他的上门女婿。实际上,孙悟空也没少闹情绪,至少有两次公开表示不干了。
故事的开端在鹰愁涧展开。
观音菩萨亲自下凡,帮助唐僧收服了小白龙,将其化作一匹白马,作为唐僧西行的坐骑。然而,唐僧并未因此心怀感激,反而满腹怨言,抱怨取经之路太过艰辛,甚至请求观音菩萨允许他还俗,放弃这场修行之旅。
经过一番耐心劝导,观音菩萨向对方保证会随时提供帮助,还赠送了三根具有神奇力量的毛发,这才让他停止了抱怨。
第二次事件出现在真假孙悟空的情节中。
真假美猴王赶到灵山求如来辨明正身。如来识破了冒充孙悟空的六耳猕猴,施法将其打回原形。悟空见状,二话不说抄起金箍棒,一棒子结果了六耳猕猴的性命。如来本以为悟空会立即返回唐僧那里,谁知他竟表示唐僧不会再接纳他,请求如来取下他头上的紧箍咒,让他重获自由之身。
如来费尽口舌,一再劝说,并且保证只要他顺利完成取经任务,就赐他莲台宝座,也就是正式封他为佛。经过这一番承诺,他才勉强答应重新回到唐僧的队伍中。
相比之下,沙僧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毫无抱怨,始终如一地陪伴在唐僧身旁,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谈到沙僧,很多人都会疑惑,他性格憨厚,为什么在取经团队里反而最不受待见?
初读《西游记》时,我们总以为老实巴交的沙僧应该是最讨喜的角色。但踏入社会后,才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沙僧在团队中不受待见,主要问题出在他性格太过实诚,只知道一味迁就别人,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个例子,他和孙悟空共事时,总是唯唯诺诺,事事顺着孙猴子的意思来,有时甚至有点拍马屁的意思。他生怕自己提出反对意见会惹恼孙悟空,这样一来,反而让孙悟空更瞧不起他。
老话说,想要团结,就得靠斗争。通过斗争来争取团结,团结才能稳固;要是靠让步来维持团结,那团结迟早会瓦解。一个人只有不怕跟别人起冲突,才能真正赢得团结。因为敢于对抗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别人想跟你闹翻,也得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担后果。要是总是退让,表面上看起来是团结了,但主动权全在对方手里,对方想翻脸就翻脸,根本不会有任何顾忌。
沙僧的性格显得有些过于迎合他人,缺乏自我主张,这使得大家对他既不反感,也不愿深入交往。相比之下,孙悟空和猪八戒则显得个性突出,敢于表达,尤其是孙悟空,他的行为直率、恩怨分明,因此赢得了三界众仙的敬重,朋友遍布天下。你怎么看待这种性格差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