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里面,为啥四川籍比例这么高?

翰林编修馆 3天前 阅读数 0 #历史

网上有一个关于飞行员的段子:

塔台:有危险吗

飞行员:Mayday Mayday

塔台:没得就好

根据民航局《2022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川渝地区在册飞行员占比约12%,高于其全国人口占比(6.8%),为什么四川籍的飞行员这么多?

第一,航校布局生源充足。

四川有亚洲最大的飞行人才教育基地,它就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据说也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高校。

中飞院在新津、广汉、绵阳、遂宁、洛阳有5个飞行训练学院,其中前4个都是在四川,自然招生的四川生源会更多。

你可以查到的2023年招生数据为例,中飞院在山东招生93人,在湖北招生155人(文科11人、理科144人),在湖南招生124人(文科5人、理科119人)。

而在四川则一共招生486人(文科22人、理科464人),生源如此充沛,自然为日后的飞行员队伍充实了大量的四川籍人员。

部分航空院校在西南地区定向招生,且四川本地高中(如绵阳南山中学)长期设立空军青少年航空班,形成人才储备池。

第二,地理位置引导产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将重要军事和工业设施布局在内陆省份。

四川作为西南腹地,地理隐蔽性强,战略地位重要,成为航空院校选址的理想区域。

所以第一点中所说的中飞院,主校区和主要辅助训练基地都在四川。

另外川内航空产业链完整,涵盖飞行培训(6所CCAR-141部航校)、维修(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制造(成飞集团)等领域,提供丰富职业路径。

成都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为8733.6万人次‌,其中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贡献5490.6万人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3243万人次。

这一数据使成都稳居内地城市航空客运量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密集的航线网络为本地人提供了更多从业机会。

第三,地理环境加之人口基数。

唐朝的李白曾感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多山、地震多发的地理特征,使得航空救援、物资运输需求显著,客观上推动了本地航空人才培养和通航产业发展。

四川作为中国常住人口第三大省(2022年约8374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客观上增加了各行业人才的输出概率,飞行员群体自然包含其中。

第四,职业发展认可度高。

飞行员在四川被视为"高社会地位、高收入"的职业典范,民航飞行员年均薪资约60-100万元,显著高于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为4.32万元),对本地青年形成强就业吸引力。

四川作为兵员大省(贡献了全国8%的现役),部分青年通过空军招飞(年均录取约200人)实现职业军人梦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翰林编修馆

翰林编修馆

飞雪连天冰三尺,每天来点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