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是否聪明,其实看手就一清二楚了!聪明的大脑会在手上留下暗号
最近,我去参加朋友孩子的周岁宴,爸爸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抓周”仪式。
小朋友爬过去,顺利地抓起一本书,打开书本,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周围的大人一片欢呼声。
一位阿姨的声音在夸奖:“一眼看这孩子,就知道他注定长大了,是个聪明的……”
周围的人都纷纷应和,阿姨还津津有味地给大家解释说:“不单单是抓了书本,你看孩子灵活的小手指头,翻起书来,一页一页的,多么灵巧啊!”
“抓周”是一种仪式,大家夸赞孩子聪明,是从他对待事物的反应来看的,而这位夸他聪明的阿姨,对孩子的观察最仔细,看到他的手指非常灵活。
“彭菲尔德地图”——手是第二大脑
从孩子的小手,可以判断他的聪明程度吗?
加拿大神经外科医师彭菲尔德,曾经制作出著名的“彭菲尔德地图”。
那这张神奇的“地图”是如何制作的呢?
彭菲尔德在进行脑部手术时,通过对患者大脑不同区域进行轻微的电刺激,同时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感觉,然后记录下大脑各区域与身体不同部位的对应关系。
由于人脑本身没有痛觉感受器,所以这种刺激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是可行的。
地图绘制完毕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身体的各部位在大脑中都有对应的代表区,但比例是不相同的。
其中,手和脸在这张“地图”中占比非常大,意味着大脑中有很大的区域被用于控制手和脸的运动及感觉。
例如,手指和手掌在大脑皮质的运动区域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达到1/3,在感觉区域约占1/4。
所以,人们通过观察小孩的手,来判断他们的智商高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聪明呢?我们通过观看孩子手部的细节可以略知一二。
心灵手巧,孩子手指灵活度、协调性,也代表了大脑发育的程度
我们邻居的小孩,才上幼儿园中班,他已经可以用橡皮泥做很多卡通人物的模型了,还曾经参加过比赛,获得过奖状呢。
老师经常说的是,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小手特别灵活,大脑里人物形象的立体比例非常准确,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与“心灵手巧”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孩子的手指动作比较灵活,也恰恰说明他的大脑发育良好,孩子在进行手指活动时,会刺激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手部动作越复杂、精细,大脑相应区域受到的刺激就越强。
当孩子用手指摆弄小积木、拼图或者进行绘画时,大脑中的运动皮层、感觉皮层以及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区域都会被激活,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大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手指灵活度的训练对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另外,手指非常灵活,也是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灵活的手指能够让孩子更自如地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
孩子可以用手指捏出各种形状的橡皮泥作品,用剪刀剪出精美的图案,或者用画笔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手指肌肉,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手指动作和组合,孩子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彭菲尔德地图”的概念和方法也对心理学、教育学等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在教育学中,人们认识到手部运动对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性,因此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和智力提升。
我们应该如何锻炼孩子的小手,提高孩子手指灵活度呢?
第一, 经常玩玩具和游戏。
妈妈应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游戏,来有效地锻炼孩子手指灵活度。比如,拼图可以让孩子用手指拿捏、旋转和拼接小块的拼图。
积木可以让孩子用手指搭建各种形状的结构,串珠游戏可以让孩子用手指将珠子穿在绳子上。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手指训练玩具,如捏泥工具、手指迷宫等,都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手指肌肉和协调性。
第二,带领孩子做手工。
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手工活动,如绘画、剪纸、折纸、编织等。
这些活动需要孩子用手指进行精细地操作,能够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在手工活动中,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逐渐掌握各种技巧。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孩子的小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机会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比如,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如剥豆子、择菜、拧瓶盖等。
妈妈鼓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玩具,锻炼手指的抓握和整理能力,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操,比如握拳、伸展、弯曲手指等,随时随地进行手指的训练。
我们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促进大脑发育,培养创造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小手灵活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