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重卡商业化:零排放运输网络覆盖港口-内陆

伤影科学小喵 20小时前 阅读数 3 #推荐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酷且对未来运输行业有着重大意义的话题 —— 氢能重卡商业化,特别是其在港口到内陆构建零排放运输网络这一领域。

大家都知道,如今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燃油重卡那可是碳排放的 “大户” 呀。而氢能重卡就像是运输行业里的 “绿色救星”,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无污染、零排放,完全符合当下严苛的环保需求。想象一下,在港口,一辆辆氢能重卡有序地装卸货物,然后浩浩荡荡地驶向内陆,一路都不会排出那些黑乎乎、对环境有害的尾气,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这其中对氢能重卡的倾斜尤为明显。像《国务院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里,就明确提出要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推广氢燃料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地方上呢,5 大示范城市群在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上,覆盖了好多场景,其中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占比高达 50%,这足以说明氢能重卡在政策支持下的 “明星” 地位。

在实际市场表现中,这几年氢能重卡的成绩也相当亮眼。2023 年,全年累计销量超 3600 辆,同比增长 48.8%,跑赢了新能源重卡市场大盘,占比达 10.57%,创下历史新高。各大主流商用车及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加大合作力度,好多氢能重卡批量交付,投运项目也是一个接一个加速落地。比如说,2023 年 1 月,湖北氢动力科技运营的首批国家电投氢能物流车、氢能重卡在武汉经开区投运;10 月,首批 110 辆宇通氢能源重卡正式交付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责任公司并投入运营。这一桩桩,都预示着氢能重卡商业化正在稳步推进。

那么,为啥氢能重卡能在新能源重卡发展中脱颖而出呢?除了零排放这个大优势,它的能源利用率更高,而且氢能的能量密度远高于柴油。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它有更强的续驶能力,跑长途也不怕没电或者没油;还有更快的补能速度,就像人快速补充能量一样,能为公路运输行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另外,在经济性方面,虽然买的时候价格比较高,但是算全生命运营成本,它可是很有优势的哦。和纯电重卡这些新能源车型相比,氢能重卡的续驶能力强,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也强,而且特定地点加氢站的建设,能很好地满足港口、机场、矿山等场景下氢能重卡的补能需求。

不过呢,咱们也得正视现实,氢能重卡虽然发展得不错,但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说,要想从小批量示范走向大规模普及应用,提高经济性就是一大难题。现在氢燃料电池重卡购置成本、使用成本都比较高,和燃油重卡、纯电重卡比起来,竞争力还不够强。所以,必须加快产业链持续降本,从商业模式上优化购置、运营甚至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这样才能让它更有市场竞争力,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技术层面,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了 20 多年,虽说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部分应用场景下性能和可靠性也具备商业竞争力了,但还是得通过技术创新升级,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效率,降低车载储氢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在这个过程中,车企不能自己单打独斗,得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一起攻克那些共性技术难点,推动燃料电池电堆、高压氢气瓶等关键部件成本下降,提高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政府呢,也要给力,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氢能重卡大多用于短途运输,而且集中在氢能示范城市群。要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咱们也别灰心,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环境日益成熟,整车成本和用氢成本有望降低,氢能重卡的应用前景那可是一片光明。有行业机构预测,随着各地政策细则出台与补贴陆续到位,氢能重卡产销有望持续高增长,2024 年可能就会进入放量提速期。预计 2025 年,全国氢能重卡保有量将达到 1.6 万辆左右;未来 5 - 10 年内,以氢能重卡为代表的燃料电池重卡说不定真能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迎来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的新时代呢!

好啦,今天关于氢能重卡商业化在港口 - 内陆零排放运输网络的事儿就和大家分享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到这个对未来运输行业有着深远影响的领域哦!记得用你们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愿点赞关注的小伙伴们都能发大财,咱们下期再见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伤影科学小喵

伤影科学小喵

伤影科学小喵,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