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现炒没有预制菜的“江西小炒”,能否像沙县小吃一样开遍全国
随着预制菜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连锁餐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餐饮和连锁品牌开始大幅度地使用预制菜,尽管使用预制菜符合法律法规,但是从顾客的角度来说,花的是现做现炒的钱,吃到的确实简单加热的预制菜,这多少会让人感觉有点吃亏。
因此,在坚持现炒,没有预制菜的“江西小炒”的带领下,一股“逆预制菜”的风潮在餐饮界开始流行。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各地约有 2 万余家江西小炒店。
在江西乐平,奔赴全国各地开 “江西小炒” 店的人数已经过万,营业规模高达 50 亿元。
2024 年,江西餐饮消费持续回暖,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465.2 亿元,增长 10.6%,这其中,江西小炒的火爆走红,功不可没。
江西小炒门店已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区),且在一线城市发展迅速,2024 年一线城市门店数超 5000 家,其中杭州、深圳等新一线城市占比达 60%。
江西小炒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整体品牌化程度还相对较低,除了小江溪、田耕记等少数连锁品牌外,大部分还是个体经营的小店,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很明显,实现标准化是餐饮品牌规模化扩张的关键,这其中,部分江西小炒品牌已经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如小江溪通过标准化工艺还原江西风味,田耕记通过标准化后厨动线、精简 SKU 等方式降低复制难度,提高出餐效率。
有分析认为,若能解决标准化痛点,江西小炒有望复制“兰州拉面”等地方小吃品牌的路径(全国约 5万家 门店),成为 200亿级 规模的餐饮品类。
当然,江西小炒要想走向全国,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比如现在的现炒模式严重依赖厨师技术,菜品口味难以统一,广大消费者认可是“江西菜”,而非江西小炒具体品牌,食材本地化采购为主,缺乏规模化集采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形成连锁品牌效应面临的诸多困扰。
实际上,江西小炒完全具备成为“下一个沙县小吃”的品类基础,但需要突破标准化和供应链瓶颈。
借鉴沙县、黄焖鸡的案例,通过 “爆品聚焦+供应链赋能+区域连锁试点” 三步走,或许才能实现从“散兵游勇”到“正规军”的跨越。(图片来源:赣商新闻、江西省旅游协会、江西文旅发布、江西晨报、浙江宣传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