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张付浩:麻烦事忧愁事琐碎事,事事解锁

河南法治报 4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张付浩,1968年4月出生,2003年10月入警,郑州市公安局惠济分局古荥派出所西山警务室社区民警,一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作为社区民警,我每天围着社区群众转、围着社情民意转,坚持和群众打成一片,听心声、化矛盾、解忧愁,处理一些看起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家长里短,尽管琐碎,却是群众的期盼。”

提起自己的工作,民警张付浩自言十分普通。其实,平凡而普通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辖区、解锁各类问题,用辛苦指数筑牢平安防线,换来了社区的安宁和谐。

解锁“群众矛盾纠纷”

2020年起,古荥派出所民警张付浩担任西山警务室专职社区民警。西山社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人口3万余人,具有面积大、人口分布相对分散的特点,最远的张定邦村距离警务室足有十公里。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肩负起社区工作的重任后,张付浩深知,只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才能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无论是邻里间的口角争执,还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升级,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公平公正地提出解决方案。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潜在的矛盾得以平息,社区的和谐氛围日渐浓厚。

近期,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张付浩了解到一起矛盾纠纷事件。辖区内两家饭店的老板因争抢生意产生纠纷,矛盾不断升级,甚至互相推搡,影响了邻里和谐。得知情况后,他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合西山社区居委会,共同对该矛盾纠纷展开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张付浩多次与两家店主进行深入沟通,全面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与双方诉求。基于掌握的基本事实,他从情、理、法的角度入手,一方面耐心劝解双方要以和为贵,邻里之间应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另一方面,详细阐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冲突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经过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两家店主都认识到之前行为的不当之处,互相表达了谅解,并承诺今后将公平竞争、合法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此次邻里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张付浩践行“枫桥经验”、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又一次具体体现。

矛盾化解了,群众满意了,社区和谐了。

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校园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张付浩时常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演练,排查安全隐患,并不断以“法治副校长”身份开讲“法治安全课”。

2025年2月17日,张付浩走进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进行法治与安全教育。

活动中,张付浩结合实际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盗窃、打架斗殴等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危害及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违法犯罪。

同时,在学生家长集中接送孩子的时段,结合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张付浩经常现场讲解游戏充值诈骗、虚假兼职、冒充客服等针对青少年的诈骗套路。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孩子用手机如何防骗”问题,他除了告知方法外,重点强调家长监管的要点,提醒家长不要随意透露支付密码,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诸如类似的法治课堂,以及消防安全教育、应急反应能力、反诈防范技能等安全宣讲活动,张付浩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破除“电信网络诈骗”

“阿姨,您看这个案例,骗子就是利用老年人关心子女的心理实施了诈骗......”4月初的一天,在一场庙会上,张付浩针对赶集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较大的特点,采取“拉家常”式的讲解,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兼职刷单”等常见诈骗手段,提醒群众切勿轻信陌生电话、随意点击链接。

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反诈知识问答”环节,张付浩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在热烈的氛围中,指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演示预警等功能的使用方法。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频发,张付浩深刻认识到反诈宣传的重要性。帮助群众增强辨别诈骗的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保护群众“钱袋子”刻不容缓。

他深入辖区集市、社区、商铺等人流密集场所,通过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单页,向群众详细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针对老年人群体,耐心讲解养老诈骗的防范要点;对于年轻人,着重提醒网络贷款、刷单兼职等常见骗局;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特别告诫要严格遵守财务纪律,把好每一关。

每年的大型反诈宣传活动达二、三十场次,其他各类宣传则数不胜数。全面覆盖、精准劝阻,不厌其烦、耐心热情,为的是保护群众的“钱袋子”。

反诈行动没有终点,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努力仍要不断进行。“能保住群众的钱财,作为民警咱也心安。”行走在群众中间,张付浩时刻不忘安全提醒。

点亮“辖区平安灯火”

今年入夏以来,张付浩根据季节特点和治安形势,更是一心扑在社区里,从“下社区”到“在社区”,切实将警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零距离听民声、解民情。

在巡逻防控活动中,他走进商超市场、夜市摊点、公园绿地,与群众围坐交流,以通俗语言开展消防安全、防盗及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讲。通过面对面互动,不仅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还现场解答群众各类疑问,让警务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这样的巡逻、走访,张付浩在辖区坚持了很多年。多年来,为了更深入了解社区情况,无论是烈火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总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走访,他不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此,社区的平安系数大大提升了。

“我们遇到啥事,总会先想到张警官。”群众有困难、有诉求,都愿意向他倾诉。而他也总是耐心倾听,尽力帮助解决,成为了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白天的事情逐渐处理完毕,夜晚的灯光下,张付浩又坐在群众中间拉家常,平静恬然。如此和谐的画面,在辖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他的身后,是万家灯火的安详。①

河南法治报记者杨勇通讯员刘国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

见证法治进程 建设法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