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房子没人住了,为什么会老的特别快?

牛马君 2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过农村的老房子,一旦没人住了,那么房子很快就会坏了然后坍塌。

前段时间(五一)回家后,发现家里空置两年的土坯老房已然坍塌。这座曾经容纳我家三代人的建筑,在失去人类活动后,其衰败速度远超预期。

人在住的时候,我也没发现有特意去维护过啥,感觉跟没人住没太大区别。住了二十多年的房子没感觉漏水,三个月不住人就漏水,不到2年就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动态平衡的打破:居住者的生态价值

环境的微调节有人在居住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调节室内环境。比如日常活动的开窗通风、生火做饭等。这些活动可以持续的平衡空气湿度,避免墙体过干开裂或潮湿霉变。单没人住了,特别是南方,湿气会在雨季积聚、旱季蒸发,这样反复胀缩从而加速土墙结构的松散。

生物防御房子有人住的时候,人们的活动(走动、声响、光照)会无形中驱赶虫鼠,抑制真菌滋生。但房子一旦没人住空置下来了,那么白蚁、老鼠等生物会迅速占据空间,啃食木梁、打洞筑巢,破坏速度就会远超人们想象。

无意识维护人们日常在打扫房子、修补墙缝、踩实地面的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房子的重要“免疫系统”。房子没人住之后,就失去了这些微小干预,小问题就会逐渐演变成房子结构崩塌的导火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材料衰变的连锁反应

当老房子空置后,不同的建筑材料的特性会引发连锁式破坏:

土墙的脆弱性传统老房子用的砖是由黏土、秸秆混合而成,很依赖适度湿度来维持韧性。没有人居住的情况下,雨季吸水膨胀、旱季干裂粉化,如此循环几次后,土墙便会失去支撑力而倒塌。像我家的老房子用墙砖就是从田里挖的黏土加上稻谷的秸秆混合压成的。

木材的腐朽陷阱房子没人住了,木梁、门窗等这些就很容易滋生真菌,从而使纤维逐渐分解。而有人在居住的时候,烧火做饭产生的烟熏、日常通风这些都能延缓木材腐朽。

瓦片的系统性崩溃农村的房子屋顶基本都是瓦片,而瓦片使用互相叠压的方式形成防水层。在无人清理落叶或调整滑移的瓦片时,局部漏水就会蔓延至整个屋面,雨水就会冲刷在土墙上,就很容易使土墙崩塌。

三、跟现代建筑的对比

虽然现代建筑使用钢筋混凝土,看起来很坚固,但长期没人住了一样会因这些微小变化而产生墙面脱落,墙体开裂,因为密封的环境很容易滋生霉菌。这些霉菌一样可以腐蚀钢筋混凝土。虽然现代建筑使用了很多耐久材料,但一样不能解决“闲置损耗”的根本问题。

即使有些人在房子里使用除湿机、通风系统来代替人工维护,但还是难以模拟人类居住形成的动态平衡。

总结与建议

农村没人住的老房子快速老化是自然、生物、材料和社会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想减缓这一过程,就需要定期检查维护(比如打扫灰尘跟蜘蛛网、加固墙体),保持通风干燥,修剪周边植物等行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牛马君

牛马君

生活的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