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5G博弈现裂痕:多国逆势坚守中国技术 美方施压遇挫

郭晨曦聊趣事 2周前 (03-22) 阅读数 28 #国际

一份近期曝光的欧洲议会内部文件揭示了欧盟在5G建设领域的尴尬处境——27个成员国中,近半数国家未按欧盟委员会要求对中国通信设备采取限制措施。这份文件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跨大西洋盟友间的战略分歧与技术博弈的复杂图景。  

**政策执行现三重分化**

根据丹麦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的深度调查,欧盟成员国对中国5G设备的态度呈现鲜明分野:德国、法国等六国仅对核心网络进行象征性调整,希腊、西班牙等七国缓慢推进边缘设备替换,而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塞浦路斯四国更是公开表态拒绝实施限制。其中塞浦路斯通信网络100%依赖中国设备,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中国设备占比均超60%,这些数字直接挑战着美国主导的“技术脱钩”战略。

**德国陷技术依赖困局**

作为欧盟经济引擎的德国,其5G网络59%的设备来自中国供应商。德国铁路系统对华为技术的深度整合尤其引发关注——覆盖全境1.83万公里铁路线的通信网络若强行更换,技术风险与成本压力堪比飞行途中更换引擎。尽管柏林政府承诺2026年前移除核心网络中的中国设备,但对占设备总量85%的非核心部分始终未作明确表态,这种“选择性合规”策略凸显现实利益与政治压力的艰难平衡。

**欧盟政令遭遇执行困境**

四年前推出的“5G安全工具箱”在实施层面频频遇冷,截至2024年底,仅11个国家通过立法严格限制中国设备。前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承认,多数成员国更倾向采用渐进式调整而非激进替换。这种集体行动困境背后,是欧洲电信运营商对中国设备性价比优势的依赖——全面更换设备的成本可能高达数十亿欧元,中小运营商或将面临生存危机。

**中美技术博弈持续升级**

面对美国持续施压,中国采取“技术深耕+本土化生产”双轨策略。华为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新建的欧洲首座5G设备工厂即将投产,该布局既为规避供应链风险,更意在强化与欧洲产业联结。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所谓“安全风险”从未有实证支撑,华为在欧洲创造的3.2万个直接岗位和18个研发中心,已成为当地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

**欧洲探索第三条道路**

在安全关切与发展需求间,欧洲正探索折中方案:核心网络逐步引入诺基亚、爱立信等本土设备,非核心领域继续使用中国技术。这种“技术分层管理”策略虽遭美方诟病,却为欧洲赢得战略缓冲期。欧盟力推的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技术虽被寄予厚望,但业内人士坦言,要形成可替代中国方案的成熟生态仍需五年以上周期。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政府可能重拾强硬技术封锁政策。但欧洲电信运营商协会最新调查显示,76%的成员单位认为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设备的依赖。这场5G博弈不仅考验着跨大西洋联盟的韧性,更将重塑全球数字技术权力格局——当经济理性遭遇地缘政治,欧洲的选择或将定义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郭晨曦聊趣事

郭晨曦聊趣事

一起聊聊国际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