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谈商战系列之一: 《商战诸葛亮之三十五计》连载之十三
《商战诸葛亮之三十五计》
马金山 著
疑以扣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三十六计·打草惊蛇》
古人认为,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鬼谷子·谋篇》)。用兵作战,也要“察其天地,伺其空隙。”
——李炳彦《三十六计新编》
第二章 第七节 击掌为定,一石三鸟解死结
1992年初,武钢突然接到某公司的加急电报, 声称武钢欠其数百万元款未还,要求立即偿还。否则,他们将停止发送武钢向其购买并已付款的一批半成品。
武钢有关方面的人士知道,武钢不仅不欠对方的贷款,而且对方还欠武钢的货款。这是一个纠缠多年的死节。当这个死节又与已付款的半成品贸易扭在一起时,事情就更加复杂,成了理不清、剪不断的一团乱麻。
据知情人员介绍,他们要为此伤透脑筋,且事情难以解决。因为长期以来,武钢供该公司钢材,该公司供武钢半成品。由于时间长,贸易量大,往来账目繁杂,涉及资金数额巨大,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而且,这此问题无一不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政策相关。由于当时正处在双轨制的过渡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与转换时期原有的政策产生摩擦和碰撞,加之各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些政策,因而在执行上为我所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断章取义的事例层出不穷。再加上过渡阶段的制度、法规、法律尚未健全,计价内容、方法、标准等取向各异,从而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导致不可避免的麻烦。
此刻,武钢领导授命李裕荣全权处理此事,要求他:一要对方把货物发过来;二要让对方清楚,我方并不欠款;三要把对方的欠款要回来。其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李裕荣想起一位领导对他讲过的一句话,即:在纷纭复杂的事物面前,越原则越正确,越具体越容易犯错误。因此,必须以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处理此事。
主意一定,李裕荣便带领几位人员,提着一大行李包单据、凭证等原始资料,昼夜兼程来到该公司。他没有采取通常的做法,马上找对方洽谈、对帐,而是象一个作战指挥员那样,率先开展侦察活动,了解这个欠款通知单是怎么出笼的?它的依据是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后,李裕荣获悉了一个重大信息:欠款情况仅仅是在对方财务部的计算机屏幕上有显示,但相关的原始凭证并不齐全。紧随其后,武钢偿付了这笔货款。付款凭证此刻正在李裕荣手中。
此时的李裕荣,锁紧内心的喜悦。他决定避开旷日持久的查帐、对帐,避开扯皮拉筋的无谓争论和交锋,而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进入关键问题。
于是,笑容可掬的李裕荣与对方负责人刘某相会于该公司财务部会议厅。
“我不差你一分钱。如果差,我承诺,保证在一周内偿还。”李裕荣信誓旦旦。望着刘某愉悦的眼神,李裕荣接着说:“我现在知道,是你差我几百万元。我希望你也作一个相同的承诺。”
刘某慨然应允,说:“我也可以承诺,如果我欠你的钱,同样保证在一周之内偿还。”
“好, 君子无戏言。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我们击掌为定,决不反悔。”李裕荣举起右手,刘某也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两手“啪”地一击,双方不约而同地说了声:一言为定,并相视而笑。
“我们同等了。”李裕荣扬了扬对方拍的电报说:“你说我欠你几百万元,拍电报的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刘某说:“是我们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
“这不可信。”李裕荣说:“钱还了,如果你们没有把我们付款的资料输入计算机, 屏幕上就会永远显示我们欠你的钱。”
刘某摇头否定。
李裕荣说:“问题在于,计算机又是根据什么输入的?请你把账单凭证拿出来。”
刘某说:“账单凭证是有的,但要找找,找得出来的。”
李裕荣知道,如果有账单凭证,他们早两年就会出示,问题也不会久拖不决了。
李裕荣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账单凭证说:“我能拿得出账单凭证。欠你几百万确实是曾经有过,但是已还清了。我有账单为凭。”
刘某看了账单凭证,那上面写得一清二楚。他开始不说话了。
李裕荣进一步说:“你欠我的几百万元,至今未还。我是有凭有据的。”他又从包包里拿出账单来给刘某看。看完,李裕荣说:“你说你已还,也请你出示还款单。”
他拿不出来。少顷,他说:“这样吧,我叫人查一下,查出来再给你看。”
说完,便从李裕荣手里接过资料复印件,匆匆离去。
下午5点,李裕荣通过朋友,打探到内部消息:问题解决有望。这两笔款项,他们查到的原始资料,与你们提供的资料比较一致。他们正商量解决办法。
第二天,李裕荣连约三次,刘某都避而不见,以种种理由推托。李裕荣知道,他们自知理亏,故意采取拖延战术,拖一天是一天了。
第三天一早,8点还差一刻,李裕荣等人就堵在刘某的办公室门口, 终于见到了匆匆上班的刘某。刘某避之不及。
李裕荣笑着说:“看来我得把账号给你了。我们都是击掌为定,一言九鼎作过承诺的, 谁欠谁的钱,都保证在一周之内还清。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你兑现承诺。”
毫无退路且不想久缠的刘某不得不在李裕荣出示的单据上签了字,要求财务部照单付款。临走时,李裕荣说:“还请你跟有关方面打声招呼,我们的那批货请按合同启运。否则,造成我们没米下锅,你还得奉陪到底。”
一周内,几百万元进入武钢账
户。与此同时,那批货也开禁放行。
一石三鸟,使武钢领导喜出望外,并且说:“扯了几年了,我们都料定你拿不回来。没想到你一出马,就马到成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