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陷"杀熟"争议: 老客户为何总比新人多付钱?

加油小王 3周前 (04-29) 阅读数 0 #社会

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瑞幸咖啡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引发广泛讨论。记者调查发现,同一时间、同一门店、同款产品,不同用户支付的价格差异最高可达6元,这一现象让不少忠实客户感到被"割韭菜"。

价格迷雾:同杯咖啡为何差价悬殊?

南京白领朱先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与同事同时下单同款"大西瓜生椰冷萃",价格却相差6元。

更令人费解的是,购买了"咖啡自由卡"的朱先生,反而比未购卡的同事支付更高费用。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

1.上海王女士使用两个账号测试发现,小号可享9.9元特价,大号则需支付13.9元

2.小红书相关话题下,数百名用户晒出对比截图,证实"买得越多价格越贵"的怪象

瑞幸官方对此解释为"系统随机发放优惠券",但消费者质疑:为何高频消费用户反而获得更少优惠?这种定价策略是否涉嫌歧视老客户?

法律视角:何为真正的"大数据杀熟"?

法律界人士指出,判定"杀熟"需区分两种情况:

1. 合规操作:针对新用户的统一优惠券发放

2. 涉嫌违规:基于消费习惯、使用频率的差异化定价

"当系统根据用户画像实施隐蔽性价格歧视,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情况下支付更高费用,这就可能侵犯价格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北京某律所合伙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明确规定,自动化决策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消费者如何应对?

面对疑似"杀熟",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比价测试:使用不同设备或账号进行价格对比

2. 证据保全:留存截图、录屏等消费凭证

3. 多渠道维权:向平台投诉、向消协举报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目前,已有消费者组织就此事致函瑞幸咖啡,要求其公开定价机制。上海市消保委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共受理价格争议类投诉同比增长23%,其中互联网服务领域占比超四成。

行业反思:短视策略恐损品牌根基

商业分析师指出,此类"杀熟"行为虽能短期提升收益,但长期将导致三大风险:

1.客户信任度崩塌

2.品牌形象受损

3.用户流失率上升

"咖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消费者发现忠诚度反而成为加价理由时,转向竞品将成为必然选择。"某咨询公司消费品研究员强调。

截至发稿,瑞幸咖啡尚未就定价机制不透明问题作出实质性回应。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对于习惯每日一杯"瑞幸"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期待的不仅是一杯平价咖啡,更是一个透明、公平的消费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加油小王

加油小王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