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祸引安全拷问:电池安全还是资本博弈?

跟我锐评娱乐圈 23小时前 阅读数 0 #推荐

‍‌‌‌‌‍‌‌‌‍‌‌‌‍‌‌‌‍‌‌‌‌‌‌‍‌‌‌‌‌‍‌‌‍‌‌‌‌‍‌‌‌‌‍‌‌‌‍‌‌‌‍‌‌‌‌‌‍‌‌‌‌‍‌‌‌‌‍‌‌‌‌‍‌‌‌‌‌‍‌‌‌‍‌‌‌‌‍‌‌‌‍‌‌‌事故已过去72小时,但这场夺命车祸仍在持续引爆舆论。三位年轻生命的消逝,让小米汽车引以为傲的电池技术蒙上阴影——究竟是产品缺陷还是极端意外?这场危机正在考验着雷军的造车帝国。

雷军微博截图(北京时间:2025/04/03 16:00)

"我们听见了。"雷军的深夜回应迅速冲上热搜。有网友调侃:”小米两天蒸发1200亿市值,相当于每分钟烧掉1.3亿港元” ,"造车新势力的学费,终究要消费者买单。"

小米实时行情(北京时间:2025/04/03 16:00)

弗迪刀片电池与宁德时代的"混装“,就像抽盲盒游戏,消费者无法选择动力核心,这在业内实属罕见。虽然磷酸铁锂电池被视作更安全的选择(其热失控温度比三元锂电池高50%),但当前行业共识是:"没有撞不燃的电池,只有逃生的黄金时间。"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值得玩味的是,遇难者家属清空了维权微博。这让我想起某车企公关总监的话:"舆情降温不等于真相浮现。"当资本、舆论、技术三重漩涡交织,普通消费者该如何守护安全底线?

女孩儿妈妈微博

这不禁要问:我们追捧的到底是科技光环,还是真实的产品力?毕竟在生死面前,任何营销话术都显得苍白。

您认为车企是否应该公开电池供应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安全用车经验。#汽车安全 #小米SU7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跟我锐评娱乐圈

跟我锐评娱乐圈

跟我一起锐评社会百态、娱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