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因高反身亡的男子3天前曾吸氧

小王有话要说 4天前 阅读数 7 #推荐

2025年5月10日,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景区因高原反应抢救无效身亡。该男子抵达四姑娘山镇首日即出现咳嗽、感冒等不适症状,曾前往卫生院吸氧,但未听从医护人员“降低海拔”的建议,最终病情恶化导致悲剧发生。

事件核心信息

病程发展

该男子体型较胖,到高原首日已出现明显不适,吸氧后未有效缓解。送医时已无脉搏和意识,抢救一小时后死亡。

争议行为

同行者称其曾在高原洗澡,可能加重缺氧和感冒症状。

医生明确建议下撤但未被采纳,反映出对高反风险的轻视。

高原反应的风险与应对

致命机制

高原缺氧环境易引发肺水肿、脑水肿,严重时可在数小时内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该男子体型肥胖可能加剧缺氧风险。

关键症状警示

头痛、恶心、呼吸困难为早期信号;若吸氧后仍无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喷射状呕吐,需立即下撤至海拔3000米以下区域。

医学建议争议

医生指出洗澡本身对高反影响有限,但可能因体力消耗间接加重症状。多数亲历者仍建议初到高原3天内避免洗澡。

高原旅行安全建议

行前准备

提前1-2周服用红景天(效果因人而异),避免高强度运动,携带血氧仪和布洛芬等药物。

肥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慎入高原,感冒期间绝对禁止前往。

行为禁忌

抵达首日避免跑跳、情绪激动,保持头部保暖,夜间睡觉垫高枕头。

每日饮水量需达2-3升,饮食保持清淡以减少肠胃负担。

应急措施

出现持续头痛时可口服葡萄糖或吸氧,血氧饱和度低于85%需立即下撤。亲历者经验显示,每降低100米海拔,生存率显著提升。

公众讨论焦点

网友普遍呼吁“敬畏自然,量力而行”,强调旅行安全优先于冒险精神。部分亲历者分享称,四姑娘山等景区海拔梯度明显(镇区3200米,景区最高峰6250米),建议采用“日间游玩、夜间返回低海拔住宿”的策略。医学专家提醒,吸氧仅为临时措施,及时下撤才是应对严重高反的根本方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王有话要说

小王有话要说

说说社会热点,了解实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