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嗅到巨大危机,给中美出了一个主意,台湾问题可以优先处理
新加坡国务资政发出呼吁:既然中美无意开战,就应先处理可能引发重大冲突的议题,那么这种建议,有没有可参考性呢?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3月28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在一场论坛上表示,中国和美国既然都宣示无意与对方开战,就应优先处理可能引发重大冲突的议题,如台湾问题。
不难看出,对于中美关系的走向,新加坡方面是非常关注的。
包括李显龙,新加坡总理等政要人物,也曾多次呼吁中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比如前几天,李显龙就发出警告称:中美很难达成大的交易,新加坡这些小国需要系好“安全带”等等。
那么,中美博弈,新加坡为什么如此焦虑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新加坡的经济高度依赖全球贸易,如果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发生直接对抗,无疑就会直接影响新加坡的港口、物流和金融服务业。
虽然说中美之间的有限对抗,其实是有利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但现如今,中美对抗已经有了“失控”的风险。
而新加坡就像一艘豪华游轮,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但中美之间的碰撞,更像是两个巨浪的碰撞,而新加坡这么一艘游轮夹在中间,显然就会有倾覆的风险。
当然,新加坡政客的这种焦虑并非出于悲观,而更多的是清醒的危机感。
这也深刻体现了当前中美关系的危险性。
那么,新加坡国务资政张志贤的建议,有没有可参考性呢?
客观来讲,参考性其实并不大。
因为中美虽然无意跟对方发生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没有爆发冲突的可能。
说白了,冲突或战争的爆发,往往并非由个人或国家意志的单一因素所决定,而是由历史积怨、战略误判与结构性矛盾等综合因素多点交织的结果。
中美目前虽然都很清楚:不能跟对方发生冲突,也不想跟对方发生战争。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在用实际行动,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种看似矛盾的举动,恰恰折射出大国博弈的残酷逻辑:当结构性矛盾难以通过妥协化解时,武力便成为最后的"谈判筹码"。
事实上,正是因为中美都很清楚,在一些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双方都难以让步,或者说,双方都希望对方让步,甚至认为让步的代价要高于对抗的代价。
而张志贤表示:中国和美国既然都宣示无意与对方开战,就应优先处理可能引发重大冲突的议题,如台湾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说:既然中美都不想互相开战,那么双方就应该解决爆发冲突的风险。
但是中美之间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双方"想打仗",而在于误判和意外可能让战争"不想要却不得不打"。
目前,尽管中美都表态说不想动手,但双方却都在堆积火药,而新加坡看着自己身边的火药被堆得越来越多,自然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
此外,中美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点,那就是大多数战争并非源于精心策划的征服,而是源于所有人都认为"对方不敢动手"的致命自信。
事实上,中美如果都笃定对方不敢动手,这可能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