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4太贵?不好保养?没问题!——T-72主战坦克

阿尔法军武科普 4周前 (03-05) 阅读数 1717 #军事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型来自前苏联的主战坦克,冷战时期苏联产量最大的主战坦克,华约阵营的标志,由第520设计局(隶属乌拉尔机械厂)设计,乌拉尔机械车辆厂和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生产的T-72主战坦克。

▲T-72A主战坦克1966年,T-64主战坦克正式服役,标志着苏联武装力量正式跨入第三代主战坦克时代,也代表着苏联坦克工业的一大飞跃,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坦克时代。不过,T-64坦克因为大量使用先进技术(复合装甲,自动装弹机,全新的柴油发动机和悬挂系统),其早期型号的可靠性一直存在问题,且生产成本远高于此前的T-55和T-62中型坦克。

▲由于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T-64主战坦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可靠性困扰,各制造厂只能派遣技术人员长期在部队驻扎,以保证坦克的出勤率面对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苏联陆军装甲兵总局除了让莫罗佐夫设计局继续改进T-64之外,也开始寻找一种成本更低,更加易于生产且性能类似的“低配坦克”。1967年,装甲兵总局将研制要求下发给各设计局,在经过几番转辗后,这个项目被交给了莫罗佐夫的老对手,来自下塔吉尔坦克设计局(第520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列昂尼德.卡尔采夫。相比于莫罗佐夫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卡尔采夫在坦克设计上一直强调脚踏实地,他本人更倾向于设计出能够适应大规模全面战争的作战装备。

▲列昂尼德.卡尔采夫,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1967年中期,第520设计局正式启动了新型坦克的研制计划,项目代号172工程,为了避免在T-64坦克上遇到的可靠性问题,172工程在一开始的设计非常保守,甚至可以说有点落后。其采用一台V-45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改进自早期装备的V-2柴油发动机),炮塔是基于T-62坦克的铸造炮塔设计的,没有配备复合装甲,但还是配备了520设计局自主设计的自动装弹机。底盘则直接沿用了T-64坦克。1968年1月,172工程的第一辆原型车制造完成,并开始进行测试。果不其然,装甲兵总局对于这辆坦克并不满意,要求第520设计局继续改进这款产品。在分析了现有的问题后,卡尔采夫认为,T-64坦克的底盘设计使得坦克升级潜力有限,如果想要设计出更优秀的坦克,就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底盘,但这样的话,成本就有可能超支。

▲172工程原型车,其右侧停放的是172M工程原型车因此设计局在1969年向装甲兵总局提交了172M工程,声称是对172工程的改进方案,但其实这辆坦克的底子已经完全重新设计,仅仅保留了T-64坦克上沿用的125毫米火炮和车体布局。1969年底,172M工程原型车完成制造,同年开始进行测试,其测试地域几乎覆盖了当时苏联的大部分酱油,在包括外贝加尔,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西俄罗斯以及中亚部分地区进行测试,并和T-64A主战坦克进行对比测试。1971年,负责主管苏联国防工业的乌斯季诺夫已经对T-64的问题感到焦头烂额,在确定T-64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之后,乌斯季诺夫于1971年底发布命令,由乌拉尔机车厂准备量产172M工程。1973年,首批172M量产型制造完成,交付苏联陆军使用。次年,该车正式量产并加入苏联陆军服役,编号T-72。

▲T-72主战坦克首批量产型,代号T-72乌拉尔在坦克外形上,T-72和T-64都采用六对负重轮,都采用“锅盖头”造型的铸造炮塔,首上都配有V型防弹板。两者的主要区分特征是T-72采用大直径负重轮,而T-64为小直径负重轮。此外T-72的发动机排气口朝上,T-64坦克的排气口朝后。

▲T-72A主战坦克,六对大直径负重轮是其主要识别特征动力系统方面,最初的T-72量产型配备的是V-46型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780马力,采用机械式手动变速箱。最大前进速度60千米每小时,倒车速度则因为只有一个倒挡,而仅为4千米每小时。在后期的升级中,T-72坦克逐步换装了V-84和V-92系列柴油发动机,最新型号为V-92S2F,额定功率达到了1150马力。最大前进速度提升到65千米每小时。

▲V-46柴油发动机解剖模型火力配置方面,T-72主战坦克全系列都使用了125毫米2A46系列坦克炮作为主武器,早期型号使用的是2A46M,从T-72B3开始更换为2A46-M5。其配套弹药从最早的3BM22到最新的3BM60都可以使用。辅助弹种方面,则主要是30F26高爆榴弹和3BK12/3BK18尾翼稳定破甲弹。

▲T-72B3主战坦克,该车的火炮系统升级为2A46M-5,能够发射俄罗斯性能最好的3BM60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副武器方面,T-72全系列都采用NSVT高射机枪+PKT同轴机枪的配置,一部分装备于华约盟国的型号在苏联解体后进行了改进,能够安装西方国家的遥控武器站。此外该车还配有12具81毫米3D27烟雾弹发射器,以及引擎烟雾系统。防护方面,不同于T-64系列采用的技术复杂的陶瓷球装甲,T-72的复合装甲配置为均质钢装甲+石英夹层,首上部分的夹层为层压板。这种配方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难度,但同时也导致T-72的防护水平要比T-64弱很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改进T-72时将炮塔装甲升级为反射板夹层,并增加装甲厚度。此外T-72的部分改型可以加挂接触-1,接触-5以及最新型的“化石”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其中化石爆反能够提供足足250毫米抗穿,在加挂后有效提升了车辆航向角等弱点区域的防护能力。

▲披挂接触-1反应装甲的T-72B主战坦克火控方面,作为当时和T-64进行“高低搭配”的主战坦克,T-72的火控系统只能用羸弱来形容。其早期型号使用了TPN-149-23夜视仪,配备L-2G主动红外大灯。该系列直到T-72B3时才安装了基于法国凯瑟琳热成像仪的松树-U火控系统,并在2022年冲突爆反后更换为俄罗斯国产的1PN-96MT-02炮手热成像。

▲T-72A主战坦克火控系统特写此外,一部分外销叙利亚的T-72AV主战坦克升级了来自意大利的TURMS-T火控系统,该系统是C1主战坦克的同款火控,配有双通道高清热成像,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总计升级了约300辆。1974年,T-72主战坦克的首个量产型号T-72A开始服役,并列装西部军区的部分装甲部队。相比于保密级别较高的T-64,T-72早在1974年11月就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阅兵式上公开亮相,其在西方阵营的知名度也比T-64高很多。

▲1983年十月革命胜利阅兵式上的T-72A主战坦克该车除了被苏联陆军装备,也是华约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的标准主战坦克,其累计被30余个国家和地区装备,直到今天,T-72主战坦克仍在一些国家继续生产,并持续服役。此外,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经从罗马尼亚通过军事换购的方式获取了一辆T-72M主战坦克,我方称其为64式主战坦克,据称该车为96式主战坦克的设计提供了大量技术参考。

▲T-72CZM4主战坦克,由捷克陆军升级改造而成由于T-72的各种改进型号和亚种数量过多,我们将在明天的文章里进行详细介绍,诸位记得一定要持续关注哦。

评论列表
  •   用户17xxx27  发布于 2025-03-06 09:44:31  回复该评论
    首先T72和T64除了主炮都是125外没有其他关系,还有T64是和M1A1一样是涡轮发动机,不是柴油机,T64是6对中直径轮,T72是6对大直径轮,所以T72是比T64要重的
  •   用户10xxx52  发布于 2025-03-11 12:54:25  回复该评论
    T64的发展型是T80系列,T72的发展型是T90系列,从信息技术上讲,T80略优。
  •   风暴海燕  发布于 2025-03-26 02:55:34  回复该评论
    然而,最早试用燃气轮机的坦克是167工程,172M工程的前身。而172M工程就是后来的T-7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阿尔法军武科普

阿尔法军武科普

军事装备科普 经典战役分析 实时游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