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伯在县城当科长,村里红白喜事从不参加,当儿子结婚傻眼了
二伯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哥订婚后不久就选择结婚。
可婚礼当场,却发生了一件让二伯一家意外的事。
二伯悔不当初。
二伯名叫马宝昌,是在一个贫困农村出生的,出生后,性子随我爷爷十分倔强。
好胜心很强的二伯,经常和同村的孩子打架斗殴。
时间一长,渐渐没有其他孩子愿意跟二伯玩。
二伯最不服气的就是爷爷的管教,哪怕打架后受罚,也心不甘情不愿。
爷爷眼看管教不过来,也就放弃了。
等二伯长大一些后,花了点钱给二伯报了一个住宿学校。
反正眼前看不见饿不死就行。
实际上,爷爷虽然对二伯狠心,但是一家人还是心里想着二伯的。
奶奶经常带着一些吃的去二伯学校看望二伯。
我父亲和大伯也经常去看他。
过年或者放假还是会把二伯接回家,后来二伯的脾气算是收敛一些。
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天二伯突然开始学习用功。
甚至放假时候家也不回了,整天抱着书本在学校学习。
学校老师给爷爷打来电话。
说二伯这孩子学习能力进步一大块,就是做人礼貌方面还得加强一些。
因为二伯在学校太过自私自利,不让别人用自己的东西,却经常占其他同学的小便宜。
导致一些同学受不了跑来老师这里告状。
老师也实在没办法,才向爷爷反馈一些。
二伯的这性格从小就管不过来,爷爷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嘴上一边说好,一边请老师费心思多多关照。
后来,二伯毕业后,通过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了政府单位。
对我们一家来说,简直是喜出望外的好事。
可在单位开始工作后,二伯的整个人都开始变了。
因为工作原因,他在城里买了房子。
在很少回到农村的家。
通过同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二伯母,二人相恋结婚,甚至都是在结婚后,一家人才知道二伯已经结婚。
婚姻大事不和父母商量一下就办了,让爷爷好一阵子不开心。
结婚后,二伯相当于在城里定了家。
除了过年前后,很少愿意回到农村的话。
就算奶奶舟车劳顿去城里看望她,他也借着工作忙作为借口,让奶奶住个一天半天,就给奶奶送回去。
村里的人只知道二伯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工作体面鲜亮,人人羡慕爷爷能有个好儿子。
殊不知二伯的心早已不在家里。
逢年过节的时候,二伯会带着二伯母回家一趟。
但不会多待,简单吃个饭就回去,甚至连拜年都懒得理会。
其他亲戚朋友一来,爷爷只好苦笑着用二伯工作忙日理万机来搪塞过去。
虽然二伯心不在家里。
但是父亲和大伯还算争气,大伯经商,也算小有起色,挣了不少钱。
父亲靠着一门修车手艺开上了自己的门店。
我们两家都没有因为条件好而离开村子。
更是常有来往。
也正因此,家族门庭没有丢失,村里有什么大事,来家里总能找到人。
大伯就这二伯这件事曾经好几次找到二伯。
苦口婆心地告诉二伯:“你应该经常回去看看,别因为在城里生活就忘了根。”
二伯不当回事。
尤其是二伯当上科长以后,更加不把大伯他们放在眼里。
大伯看在眼里实在没办法,只能不管了。
回来后,经常教育我们几个孩子,以后有出息了千万不能学二伯那样。
爷爷去世后。
房子分给大伯和我爸。
我们是分房不分家,即使不住在一起,彼此之间也亲如一家人。
然而,村里的很多事情,不是只有我大伯和父亲出面就行的。
红白喜事是农村里面人情中的重要一环。
正常来说,谁家结婚或者谁家老人去世,家里重要的几个主心骨都要出现。
这是礼节,不然凭啥你家有什么大事,人来会来帮忙?
可尴尬的是,每次其他家出了什么大事,邀请我们家里人去。
我父亲和大伯自然是当仁不让,哪怕手里工作再忙,都要抽空去一趟。
谁家老人去世,就算不请他们去,父亲和二伯也是能帮上忙尽量帮忙。
因此,在村里,父亲和二伯的威望极高。
我们几个孩子也因此收益,放学回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要是有什么好吃的,都朝我们口袋里塞。
更是经常拽着我们去他们家里吃饭。
可唯独二伯仗着自己是科长的身份,每次家里这边来事,都要借口推脱。
一次两次还好。
可时间一长,哪怕父亲和大伯帮他打圆场,都无济于事。
许多羡慕二伯能当上科长的村民,也逐渐在一次次的失约中,对二伯失望。
“什么东西,仗着自己是个科长就狗眼看人低,以后他家有什么事,咱也不去了!”
我们一家对二伯的举动可谓是又急又气。
直到有一天,大伯家的姐姐结婚,自己大侄女结婚,算是天大的喜事了。
可二伯接到消息后,却以工作忙为理由推掉,一家人谁也没到场。
大伯看在眼里,心却冷了一半。
终于有一天,二伯那边传来消息,他儿子结婚,男方这边得来客,显得热闹。
二伯就给村里许多亲戚发了请帖。
但是二伯只发了通知,却没报销路费,要知道从村里去城里,路费就要花不少呢。
可二伯觉得以自己科长的身份,叫人来,谁敢不到?
到了结婚那天,二伯傻眼了。
他提前预定好的酒席,一张张大红桌子摆在婚礼现场,可台下硬是一个宾客都没有。
空荡荡的,女方一家人来了以后,看着空无一人的会场,脸都僵了。
二伯一家更是在女方家里人面前抬不起头。
那次婚礼算是把二伯的脸都丢大了。
后来他也意识到人情的重要性,毕竟二伯还有个女儿。
可后来村里家家户户有什么喜事,只邀请大伯和我爸,二伯这边连个招呼都不打。
哪怕二伯知道后,不请自来,也被人丢在角落里冷落。
全程不跟他说一句话,更是没在酒席上安排二伯的位置。
二伯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他以为自己的身份全世界的人都得巴结他。
实际上,人心是面镜子,你做什么别人都看在眼里。
报应迟早会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