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女生剪短发?“个别班主任操之过急”太官话
福建龙岩一学生家属向媒体反映称,自己的妹妹被要求剪短发,否则不让去学校。就此,记者致电龙岩教育局,该局一名工作人员称,学校规定女生都是要剪“学生头”,是学校规定的关于外表、礼仪方面的要求。只是最后还补了一句,具体还要询问归属地教育局。
于是头铁的记者又致电永定区教育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剪发很正常,学校要求不会过分的。到此为止,大家有没有发现,要不是“强制女生剪短发”这个前置,总觉得市教育和区教育这两个工作人员回应得“滴水不漏”。
可是有了“强制女生剪短发”这个前置,就会觉得所谓的回应就是“一本正经说一堆云遮雾绕的官话”。因为记者打了两通电话,也依然没搞清楚事实到底是啥?是女生家属反映错了,还是学校规定不合适。如此之下,记者硬还是打了第三通电话。
这次工作人员的回应话术虽然没有含糊,强调区里并没有强制剪发的规定,只是在仪容仪表方面有对应的引导和建议,就是对于有些个性化处理,如果不是很特殊出格的染发、造型,应该是没问题的。
平心而论,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按理说是非清晰,可以断案了。可工作人员话锋一转,板子就打到了班主任的屁股上。原话是这样讲的:“可能是个别班主任语气比较强硬,如果学校不同意,教育局可以和学校沟通。”再往下看,自然就觉得,以上讲得很是“英明”。
因为根据媒体报道的细节来看,此前永定区教育局回复学生家属投诉时,针对不剪发就不能来读书,学校称并无此规定。并且还补充强调,可能是有个别班主任操之过急,工作方式不当。而且最终的结论是,学校得知情况后,已对部分班主任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批评。
这里先提前声明,我们无论是批评“强制女生剪短发”,还是批评“回应强制女生剪短发的过程”,都从来不是为了证明学校是故意针对学生。而是回到学校管理、教育初衷,希望这样的尴尬事少一些,甚至最好不要再发生了。
只是对于“强制女生剪短发”背后的“不剪发就不能来读书”,到底是学校有硬性指标,还是班主任操之过急,这个事情如果只是停留在回应的那个话术里,可信度自然是不高的。只会被认为是一种烂大街的甩锅操作。毕竟就过往的案例来讲,这种话术实在太熟悉了。
而对于“回应强制女生剪短发的过程”,那几通电话里的几个工作人员能临危不乱,将利害关系剥离的清清楚楚,直到让舆情平稳过渡,真可谓称得上领导的好帮手。可问题是,如果万事都用官话打马虎眼,甚至不惜班主任的屁股,真以为事情就能过去吗?
当然,不少网友也是很闲,愣是把一个是非舆情转换成审美之辩。一方说,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学习,注重个人形象影响学习,甚至影响人生,并且还列举了一大堆逻辑不严谨的例子。另一方说,管天管地,教学质量不行,就拿奇葩规定来凑,同样也举出了一大堆逻辑不严谨的例子。
之所以如此强调是想说,面对这样寻常的事情,既不要陷入含混不清,也不要陷入强词夺理,最好的做法是讲常识。也就是,学生过分就批评学生,学校过分就批评学校,当然班主任真要是操之过急,该打板子自然也是要打的。
至于那几个接电话的教育工作者,为领导分忧也好,替学校灭火也罢,我们都能理解。但是请在回应具体事情的时候,少点“可能”、“几乎”、“部分”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术,因为这样的话术越多,只会让人觉得太官话,根本没人听你讲的是什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