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双方为何速战速决?

雨竹与世界 21小时前 阅读数 12 #国际

5月7日以来,印巴冲突在短短四天时间经历了从“开打”到“停战”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以用速战速决来形容。

然而,昨天凌晨,就在印巴双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仅数小时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战火再燃。

消息称,巴基斯坦防空系统在白沙瓦机场附近击落一架印度无人机,印度防空部队也对巴基斯坦无人机进行了拦截。

对此,印度指巴基斯坦率先违反停火协议,巴方则坚决否认。一时间,国际社会对印巴局势的走向众说纷纭。

印度遭遇战略困局。

一直以来,印度都试图在南亚地区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凭借自身军事实力,对周边邻国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多次进行武力威慑。

在此次冲突中,印度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能迅速压制巴基斯坦,展示自身实力,转移国内的矛盾。

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沉重的打击。

战场上遭遇沉重打击。

印度研究公司Ipsos India发布的最新一期调研报告显示,今年2月,莫迪的国内支持率出现了2023年9月以来的首次下滑。与此同时,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在国内的支持率也在日渐走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巴基斯坦发动军事行动向外转移矛盾,有利于莫迪政府重新凝聚国内人心和政治认同,提升其政治支持和执政合法性。(另见本号文章《印巴冲突急剧升级,莫迪政府为何大打出手?》)

若军事行动顺利,事情发展大概率会按照莫迪的构想,但奈何印军的表现太过拉胯,反而适得其反。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后,印度第一时间将责任归于“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分子”,立即展开报复行动。

随后,巴基斯坦迅速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全面反击,出动了歼-10C战机,并首次实战部署了“寂静狩猎者”激光拦截系统和LY-8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短短几天内,巴基斯坦势如破竹,连续击落印方70余架无人机,并击落印度多架主力战机。

印度空军编号为BS 001的阵风战机被歼10C战机击落,网传左下角为找到的阵风战机残骸。

同时,巴空军导弹突破S-400系统摧毁印军多座指挥中枢、雷达站、弹药库,并越境打击至印度德里周边。

截至5月10日下午,印度国内电网遭受网络攻击导致70%电网瘫痪,军事系统遭到重创,全国进入应急状态。

随着印军战场形势的走弱,印度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民众对政府的军事行动提出了质疑,反对党也借此机会对莫迪政府进行攻击,莫迪政府面临的执政压力不降反增。

国内金融震荡加剧。

在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关税战后,印度商工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印度“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想要引进资本、推进制造业发展,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周边局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若本轮印巴冲突长期持续,跨国企业和国际资本对印度未来前景的预期恐怕会急剧恶化。

冲突发生后,印度股市、汇市和债市近日出现了较大波动。

股市上,印度基准Nifty 50指数在5月8日收跌0.58%后,又在9日收跌1.1%。汇市上,印度卢比兑美元在5月8日跌破85.50关口,为2022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债市上,外资单日狂抛12亿美元印度国债,也创下了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巴基斯坦见好就收。

本轮印巴冲突中,虽然巴基斯坦目前占据了战场优势,但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毕竟与印度有较大差距,见好就收似乎更符合其战略利益。

打不了“持久战”。

从军事资源上看,印度陆军规模是巴方的两倍,且拥有更加完善的军工体系。而巴方军事装备更加依赖进口,若冲突持续、封锁升级,巴军可能会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

从战略纵深上看,巴基斯坦国土面积更是远不如印度,这就造成在常规军事手段下,印度可以比较容易地打击到巴方纵深的战略目标,而巴方要打击印度的纵深则比较困难。

目前,巴基斯坦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无力支撑长期战争。

巴基斯坦今年即将到期的债务高达64亿美元,短期偿债能力已经徘徊在崩溃的边缘。同时,今年巴基斯坦外汇储备跌至80亿美元,仅能支撑一个多月的进口需求。

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居民拍摄到的爆炸画面。

水资源受制于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水资源的控制上,巴基斯坦几乎是完全受制于印度。

巴基斯坦超过90%的农业用水和30%的电力用水均依赖于印度河水系,其中大部分发源于上游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4月23日,莫迪政府单方面宣布暂停执行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直接威胁到巴基斯坦1200万公顷农田、以及3000万人口的用水安全。

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和农村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突然中断水源供应,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饮水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

随后,印度关闭了位于杰纳布河上的多座大坝,并于夜间突然无预警泄洪放水,导致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数十个村庄被淹,上万人流离失所。

印度对巴基斯坦水源命门的掌控,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威慑,巴基斯坦当前除了在国际舆论上谴责印度外,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有效的反制手段。

印巴局势错综复杂。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印巴两国均面临诸多发展挑战,全面战争的爆发会导致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倒退。

更为关键的是,印巴均为拥核国家,核战争的灾难性后果会让双方行动有所克制,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贯喜欢在全球递刀拱火的美国,恐怕也并不希望印巴爆发全面冲突。少了美国从中作梗,印巴双方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4月22日恐袭事件发生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在印度进行访问,公开宣称美印关系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关键支点”。

虽然在恐袭事件后,特朗普和万斯都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但在军事冲突升级后美国却迅速转变了态度。

一方面,为达成对华“围堵脱钩”的目的,美国迫切需要将产业链向印度转移,印度国内局势的平稳是重中之重。

若印巴局势失控,印度不仅会丧失现有产业链优势,在“四方安全对话” 中的地位也将会被削弱,损害美国印太布局。

另一方面,调停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均以失败告终的特朗普,此时迫切需要扮演斡旋调停的角色,来收获国际声誉、提升国内选情。

因此,在印巴双方达成停火之后,特朗普立马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在美国斡旋下,经过一夜漫长的谈判,我很高兴地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对此,印度试图淡化美方所称的斡旋作用,指出此次停火由印巴直接达成。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则透露,参与斡旋的国家有“三十多个”。

印巴双方似乎对特朗普并不买账,这意味着美国在当中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冲突的走势主要还取决于两国国内政治形势、军事基础、经济状况。

总的看,印巴冲突走向虽充满不确定性,但和平谈判才是符合两国利益与地区稳定需要的最佳选择。5月12日,印巴两国军事行动总指挥将再次展开对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雨竹与世界

雨竹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