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没有性”的婚姻吗?

是快乐小狗啊 6天前 阅读数 12 #推荐

纳兰性德在《木兰花》中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出了多少人对爱情的怅惘。初见时的怦然心动,热恋时的如胶似漆,为何最终都化作了婚姻里的相对无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多少婚姻正在经历着"无性"的煎熬?三位女性的自述,揭开了这个隐秘而普遍的情感困境。

吕小姐,29岁,婚龄2年"自从生了孩子,他就再没碰过我。"吕小姐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原本以为让丈夫单独睡是体贴,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婚姻的转折点。白天照顾孩子的疲惫让她无暇多想,直到孩子一岁多时,她才惊觉:丈夫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她的生活。"有时我主动靠近,他都会找借口躲开。"这个年轻妈妈的眼神里,既有委屈也有困惑。她开始怀疑,这段婚姻是否还要继续,唯一让她犹豫的,是怀里咿呀学语的孩子。

阮女士,38岁,婚龄11年"发现他手机里的暧昧信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切。"阮女士的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丈夫总说生意忙、压力大,她信了这么多年,直到那个偶然看到的聊天记录揭穿了所有谎言。现在的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这句话她说了半截就停住了,但意思再明白不过。十一年的婚姻,最终败给了时间与背叛,留下的只有一颗逐渐冷却的心。

徐女士,52岁,婚龄25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有没有那回事都不重要了。"徐女士的语气出奇地平静。孩子已经工作,她和丈夫各过各的,像两个合租的室友。年轻时也有过争吵、痛苦,如今都化作了漠然。"他现在要是突然热情起来,我反而会不习惯。"她说这话时正在织毛衣,手法娴熟而从容。二十五年的婚姻教会她:有些期待,放下反而轻松。

这三位女性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却都面临着相似的婚姻困境。吕小姐还在痛苦中挣扎,阮女士已经心灰意冷,而徐女士则选择了彻底放下。她们的遭遇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身体的疏远往往预示着情感的淡漠。

诗人聂鲁达曾说:"爱情太短,遗忘太长。"当激情褪去,婚姻靠什么维系?是责任?是习惯?还是仅仅因为"都这么多年了"?三位女性的故事提醒我们:婚姻需要双方持续的投入与经营。女人如花,需要爱的滋养;婚姻如树,需要共同的呵护。

或许正如徐女士所说,时间终将冲淡一切。但在这之前,我们是否应该为挽救那些正在枯萎的感情多做些努力?给妻子一个拥抱,对丈夫说句关心的话,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可能就是挽救婚姻的最后契机。毕竟,人生若只如初见虽不可得,但相濡以沫的温暖,依然值得我们奋力追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是快乐小狗啊

是快乐小狗啊

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