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反击战期间,我军入藏路途艰难,为何印度军队却并无这一困扰
1962年中印两国爆发边界之战,这是一场规模有限的自卫反击战。我军久经沙场,数年前在朝鲜战场上与军事实力全球之冠的美军都势均力敌,对付印度军队自然不在话下,事实上我军刚一反击,印军就溃不成军,但我军始终无法扩大战果,究其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导致后勤供应困难太大。
内地入藏需横跨青藏高原
毕竟我方兵力要从内地调往中印边界,必须跨过青藏高原这一世界上海拔最高之地,空气含氧量只相当于内地的一半,道路更是崎岖难行。解放前仅有少量羊肠小道可供马帮勉强通行,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根本无法保障大军粮弹补给。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我军先遣部队不得不靠着空投补给才一路走到首府拉萨,随后连续3年都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对侵入西藏并咄咄逼人的印军也一直无力驱逐。
连修3条公路均运力有限
1954年末,我国投入天量人力、物力,修通了从四川、青海两省进入西藏的川藏、青藏公路,但都是砂石路面,且饱受风雪和泥石流困扰,运力十分有限,每年运输量都仅只有10万吨,仅能保障入藏部队和数万机关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1957年虽然又修通了连接新疆的新藏公路,却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导致运量更小,且无法直通阵地前沿。
印度一侧系丘陵平原地带
与仅有3条砂石公路的我国相比,印度一侧的环境明显好了许多。中印边界我方一侧属于崎岖难行的喜马拉雅山冰雪区,而印度一侧却是海拔较低的丘陵、平原地带,其中被印军强行占据的藏南地区虽然面积仅占西藏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却聚集了当时西藏一半的人口,土地肥沃,宜耕宜牧,再往南100公里就是印度北部铁路网终端和多个机场,中间有多条水泥公路连通,运输物资十分便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