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美以威胁,伊朗想要的,中方给的很痛快

舰载武器杂志 5天前 阅读数 62 #军事

据新华社消息,4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北京举行会谈。在美以持续对伊朗施压的背景下,此次中伊高层互动备受瞩目。

自2025年4月12日起,美伊开启间接谈判,截至目前已历经三轮。双方的谈判聚焦于伊朗核问题,然而,在关键议题上,二者存在显著分歧。美国方面强烈要求伊朗彻底放弃铀浓缩活动,并且停止其导弹研发计划;伊朗则坚定认为,和平利用核能乃自身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坚决拒绝美国提出的彻底“弃核”要求。当前谈判的主要目标,更多是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局势走向失控,而非在短期内达成一份全面且具有实质意义的协议。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长期以来,美国在军事和舆论方面,对伊朗施加了双重高压。军事上,美国在中东地区部署了两艘航母,构建起强大的军事威慑体系,同时,多架具备携带核弹头能力的战略轰炸机也已就位,时刻对伊朗形成军事威胁。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后,更是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高强度制裁措施,制裁范围涵盖能源、金融、贸易等多个关键领域,试图从经济层面全面遏制伊朗的发展。

以色列在对待伊朗核计划的态度上,同样表现得极为强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公开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要求拆除伊朗境内的全部核基础设施,并且明确表示,不排除在未来几个月内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袭击的可能性。在以色列看来,伊朗的核计划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最为直接且严峻的威胁,因此,坚决阻止伊朗发展核技术,成为以色列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面对美以的双重威胁,伊朗在多个方面有着急切的诉求。在核问题上,伊朗始终强调自身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其核计划纯粹用于民用目的,如能源开发、医疗研究等领域。伊朗坚决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核计划的无端指责和干涉,绝不轻易放弃铀浓缩等相关活动。在经济层面,由于长期遭受美国制裁,伊朗经济面临诸多困境。石油产业作为伊朗经济的支柱,出口严重受阻,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

伊朗(资料图)

伊朗迫切需要解除国际制裁,恢复正常的对外贸易,以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安全保障方面,在美以军事威胁的阴影笼罩下,伊朗急需增强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同时也期望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协作,从而有效抵御潜在的军事攻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情形下,中国给予伊朗多领域的坚定支持。在政治外交方面,中国始终坚定主张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推动伊朗核问题的妥善解决。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动辄对伊朗诉诸武力,以及实施非法的单边制裁措施。中国对伊朗作出的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表示赞赏,同时充分尊重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所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中国积极支持伊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展开平等对话,鼓励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让伊朗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充分利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平台,积极为伊朗发声。面对美以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的霸权行径,中国坚决予以制衡,推动伊核谈判的重启与持续推进,全力维护伊朗在国际事务中的合理权益,为伊朗营造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伊朗总统(资料图)

中伊之间不断深化的合作,对地区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区层面,中伊合作有助于平衡中东地区的战略力量对比,有效缓解美以军事威胁给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为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加强与伊朗的合作,中国能够在中东地区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地区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国际格局方面,中伊合作有力地抵制了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行径,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的榜样。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尽管美以对伊朗的威胁仍将持续,地区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中伊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坚定维护彼此的共同利益,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伊合作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舰载武器杂志

舰载武器杂志

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