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个“点子王”又有新点子,要对抗中国,还得在太平洋海底

吕喆有话说 3天前 阅读数 12 #军事

自重新上台,特朗普这个“点子王”就在疯狂“发挥”,以至于几近彻底掀翻美国过往几十年留下来的战略框架。而如今,在对华关税战吃瘪的情况下,这个“点子王”又有了新点子。要对抗中国的供应链优势,还得在太平洋的海底。

综合英媒《金融时报》的消息,特朗普白宫团队正在准备一份全新行政命令,谋求对抗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因为全球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属结合,富含现代尖端工业普遍需要的钴、镍、锰等稀土矿物。因此,特朗普准备将这些海底材料,通通添加到美国的金属战略储备列表中。

很直白地说,特朗普这个逻辑,核心点就在于争夺海底资源的控制权。理论上而言,以美国当前的国家实力,太平洋上,除开中国,也真没别的国家敢和美国争。特朗普这个计划是具有可行性的。但问题也在于,这单纯停留在“理论上”。特朗普计划通过增加投资、强化海军部署和推动私营部门参与,来抗衡中国。然而,这一战略面临两大现实挑战,一个叫美国政府执行力,一个叫美国财政。

第一,关于执行力的问题。其实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就已经显现,到拜登政府时期开始突出,现在特朗普重回白宫,问题就更为严重了。当前美国政治极化严重,两党在国防预算、基建投资等关键议题上分歧巨大。即便特朗普重返白宫,其政策也可能在国会遭遇强烈抵制。例如,拜登政府的《基础设施法案》和《芯片法案》虽获通过,但实际拨款和执行进度远低于预期。特朗普若想推动大规模海底开发项目,必然面临类似的立法僵局和官僚体系低效问题。

此外,美国政府近年来在大型项目上的执行力持续下滑,无论是高铁建设还是军工生产,均出现严重延误和预算超支。而自上台以来,特朗普大刀阔斧的颁布多个命令,无数的“豪言壮语”看着前景不错,但实则进一步分薄了美国政府的执行力,最终让诸多的“豪言壮语”在落实过程中沦为纸上谈兵。

第二,关于美国财政的问题。截至2024年,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长期高于5%,利率高企使得债务成本进一步攀升。在此背景下,任何大规模新增开支,都将加剧财政压力。如今,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政府融资成本飙升,国防预算增长空间极为有限。若强行推进太平洋海底战略,美国只能通过削减社会福利、加税或进一步扩大赤字来实现,而这将引发国内更强烈的政治反弹。

坦率的说,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大国竞争不仅是军事和经济的比拼,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较量。特朗普的太平洋战略看似宏大,但在美国政治失灵和财政透支的背景下,很可能沦为一场“口号式竞争”。过多的战略“点子”不仅无法有效落实,还会分散本就有限的资源,导致关键领域,如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不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吕喆有话说

吕喆有话说

没错,我就是吕喆.